第433章 东渡的,西方文明的结晶!(第4/4页)

有进就有退,有得就有失。或者用上辈子的话来说,就是减少农村居民,增加城镇居民,解放劳动力!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残酷,很不人道。但它确实能让中国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被逼无奈的从田地里走出来,能让中国的内需市场不断地发展、扩大、壮大。

一切工业国家都首先要有一个最先的基本盘,那就是国内市场。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时代!

如果中国继续陷入小民经济,继续走在自然经济的路上,万万千千的老百姓在地方上都能糊口度日,将来复汉军就是打下了再多的疆土,那也是海滩上的沙堡。经不起冲击的!

说不好听的话,中国历朝历代开边填边的百姓,不多是穷的叮当响的贫民么?英国人开发殖民地不也是靠着国内穷的叮当响的破产者、无产者,乃至罪犯吗?

说起本质来,那都是一个理儿。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可这句话如果换个壳子,放到最下层的农民身上,那就是——他们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去想别的路——移民——吧?

土地是中国老百姓的命根子,也是最能束缚老百姓的‘生产资料’。

不把这个盘子砸烂,以后美洲、东北、外东北、南洋、澳洲,狗年马月才能凑够人去填满这些地皮啊?

经济上的破产至少能让百姓移民的主动倾向更大更旺盛一些吧?如此总好过官府拿鞭子抽着,拿刀枪吓唬着,一路哭爹喊娘,跟上刑场一样的‘移民’好吧?

这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至于国内的农业,‘生产资料’的逐渐集中,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为原材料供应。陈鸣不奢求如后世老美、欧洲那样的先进农业,要面对现实,现在科技水准还达不到那个地步。但中小家庭农场模式也比佃户、自耕农模式强啊。

陈鸣是水准真正有限,很多事情都要走一步才能看下一步。万幸的是他是一个穿越者,怎么说前瞻性上还是靠谱的。

——前途是绝对光明的,可道路上也他么是绝对曲折的。摸着石头过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