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在美国,平等是如何使人保持高尚的情操的(第4/5页)

(2)因为如果你们错了,公众舆论不接受你们未能自觉履行公认的承诺。

3. 其他原因:

(1)男人和女人的持续占有。

(2)这种占有的本质在于在消除偏好的同时消除他们那毫无节制的激情。

4. 为什么在欧洲和法国发生的一切与此相反,为什么随着社会状态的民主化,我们的道德规范变得更加松懈。

[2]良好的道德规范。

且不说宗教信仰,民主有利于良好的道德规范。以下两个方面可以证明这一点:

1. 在英国,具有相同信仰的人却不具备同样的道德。关于这个主题,我回想起我在写给巴兹尔·霍尔的一封信中所做的评论,我在信中提到即便我不考虑单独就美国女性和英国女性的品行做评价,我也倾向于认为前者高于后者。在美国,没有人会允许自己对女性的尊严发表只言片语。外国人也对其保持沉默。我曾经甚至看到某些堕落人士为失去道德的纯洁性懊悔。所有的书籍,甚至是小说,都是以贞洁女性为模板。在英国,花花公子们谈论着如何获得艳遇,哲学家们抱怨女性的道德水平正在下滑,外国人谈论着猥亵的出轨行为,而书籍(无法辨认的词语)利用这样的假设。

2. 一个没有信仰的贵族制社会(比如,就像法国社会,或者是查尔斯二世统治之下的英国社会)。没什么比其更极端。甚至是当法国贵族制度最文明开化的时候,它仍然远不如美国民主制度有秩序。

[在页边空白处]罗马贵族制社会的可怕暴行。参阅普罗佩提乌斯的作品。托克维尔写给巴兹尔·霍尔的信被引用在第819页的注解d中。

[3]“一个有信仰的民主制社会在它的道德规范方面往往比一个有信仰的贵族制社会更有秩序。”

[4]通过研究欧洲的不同文学作品就不难确认这个真理。

当一个欧洲作家想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一些我们通常在婚姻中见到的悲惨结局的时候,他为了引起读者的同情,通常会预先向读者交代这对夫妻并不般配或者这对夫妻是被迫结合的。尽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道德规范已经被过分宽容的态度所软化,但是如果作者不在开始之处为他们的失败辩解,他就很难使我们对这些角色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这种写作技巧必会成功。我们每天目睹的场景也使我们准备逐步采取宽容态度。

美国的作家不会使他们的读者在作品中看到如此明显的托词,他们的习俗、法律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他们不希望读者对混乱状态感到亲切,因此他们不打算描写它。美国小说出版量少必定部分归因于这个因素。

[5]本章结尾处的片段:

将其放置在我在总体上审视民主是否导致无序之处。第3页附近的某个地方。

民主制社会中的人有时似乎比贵族制社会中的人更堕落,但在这里,你必须非常小心,以免被表象所蒙蔽。

平等的身份没有使人们变得不道德,但是不道德的人是彼此平等的,不道德所造成的影响更容易呈现出来。

因为在民主国家之中,由于公民之间几乎不存在相互作用,故没有人负责维持社会秩序或者使人类激情服从于某种特定的客观秩序。

因此,平等的身份并没有导致道德的堕落,但是有时它使堕落暴露出来。

[6]“没有人强大到能够成功与同时代的人的全部习俗和观念做长期斗争,理性决不允许他与所有人为敌。

[7]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沉溺于前者的女性不为自己辩解,那么随之产生的是一种可怕的堕落,但是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某些未受抨击且拥有一定抵抗意识的女性身上。

因此,那里既有大量的娼妓[情妇]也有大量贞洁妇女。

[在页边空白处:男性总是有时间交欢,而非有时间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