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宗教信仰是如何常常将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的[2](第2/5页)

在民主国家中,如果有人借助舆论界散播有害的理论,说万物都会随着肉体的消逝而消亡,那这个人应该被视为这个国家的公敌。

从许多方面来说,唯物主义者都令我反感。在我看来,他们的学说对于人来说是有毒害作用的,他们总是目空一切,这一点令我感到厌恶。对于唯物主义,或许其唯一的用处就是使人对自己有了一种朴素的认识。不过,对于自己,唯物主义者本人并没有这种认识。当他们自认为已有足够证明人在本质上只不过是动物时,他们往往会变得得十分高傲,把自己视如神明一般。[4]

无论在哪个国家,唯物主义对于人的精神来讲都是一种危险之疾。然而,对于民主国家来说,唯物主义的危害尤为可怕,因为在民主国家中,人们常有邪恶之心,而它很容易就会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在民主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喜欢追求物质享受。但是,如果这种爱好变得过度,则会让人们产生这样的想法:一切事物都只是物质而已。而加上唯物主义的影响,人们更加会疯狂地追求物质享受。这会不断循环,成为民主国家无法摆脱的宿命枷锁。如果民主国家的公民能认清这种危险,并进行自我节制,那他们就不至于陷入这种深渊了。

在宣扬灵魂不灭论上,可以说大部分宗教都是一种通用的、简便和实用的工具。在民主国家中,人们拥有信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宗教。与其他任何国家相比,民主国家更需要信仰。

因此,在民主国家中,无论是什么宗教,只要它已经深深扎根于民众时,你都不应该去进行干涉,而是要把将其当成贵族时代的珍贵遗产严加保护;[5]你也不要用一种新的宗教观点来取代旧有的宗教观点,以免在人们由一种信仰皈依到另一种信仰的过渡阶段,心灵出现信仰的真空期,而让喜好对物质享乐这种情感乘虚而入,不断发展扩大,最后完全占据人的整个心灵。

至于轮回说,与唯物主义相比也是半斤八两。但是,我敢肯定,如果一个民主国家必须从中二选一的话,轮回说必然是它的首选。并且,在我看来,让民主国家的公民们相信自己的灵魂会转世为猪,总比他们相信根本没有灵魂要好,因为前者体现了更少的兽性。[6]

当信仰与物质暂时结合在一起时,就可能由此产生某种非物质的原则,并且这种原则是永恒不朽的。要使人变得高尚,这一原则必不可少。因为,当人们不相信因果报应说的时候,这种信仰就会制造积极的影响。而当人们相信神赐予人的灵魂,而人在死后将把灵魂归还给神或转附到神所创造出来的其他物身上时,这一信仰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7]

实际上,根据这种信仰,肉体将会被视为人生的次要和低级部分。因此,它一方面既承认肉体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又轻视肉体。它在面对非物质的事物时,既会表示由衷的尊重和赞美,有时又会抗拒它。仅凭这一点,就能够让它的观点和爱好显得伟岸光明,使它自动地接近纯洁的情感和崇高的思想,而并非出于某种利害关系。

苏格拉底及其学派认为人死后有来世,我认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不过,他们还认为,肉体和灵魂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人死后灵魂并不会消亡,这种信念也为柏拉图哲学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使得柏拉图哲学具有自己的特色。

在阅读柏拉图的著作时,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和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作家都曾鼓吹唯物主义。然而,这些作家的著作不是没有传世,就是只剩下很少的东西得以流传。无论在什么时代,大部分提倡唯心主义的作品都会世代流传下来。其背后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出于本性的影响,人会喜爱并维护唯心主义,并且,当它陷入困境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拯救它。因此,唯心主义的提倡者自然会名留青史。所以,如果有人说无论在任何时代或任何政治制度下,民众都会满足于对物质享乐的追求及相关的观点,那么,你一定不要相信他的说法。[8]人心远比人们想象来的宽广,它可以容纳对现世幸福的爱好,也可以容纳对天国幸福的向往。它有时似乎会疯狂地追逐这个对象,有时又会转向另外一个。[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