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7页)

托克维尔的手稿

第一版的《论美国的民主》全本的编辑工作可以追溯到1859年,时值托克维尔去世不久。古斯塔夫·德·博蒙从托克维尔的遗孀玛丽·莫特利那儿拿走了手稿,并在路易斯·德·凯尔戈莱的协助下从事编制工作。

博蒙得知托克维尔对于未能在有生之年出版他已读过上百遍的手稿深感遗憾。由于已经无法向作者本人印证文本表达的正确性,博蒙承担起了这一重任。因此,他篡改了某些段落;不留痕迹地删除了另一些段落;他最终抛弃了外人无法确知的原始文档(这也许是托克维尔妻子的要求)。

引发了众多批评的第一个版本,有很多优秀特质,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知道那个时代的编辑工作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种种删改和修正显然也不会引发他人的谴责。在出版的时候,这个版本还引用了他人的通信内容。最后,还由于当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政治情势,编辑不得不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改。

毫无疑问的是,博蒙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他在七年时间内编辑整理出九卷资料。

玛丽·莫特利死于1865年。由于她的娘家人与托克维尔家族的关系不佳,她将丈夫的所有文章遗赠给了古斯塔夫·德·博蒙。博蒙家族一直管理着它们。直到1891年,克里斯蒂安·德·托克维尔获得了它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后,耶鲁大学教授保罗·兰伯特·怀特对托克维尔的手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前往法国,对托克维尔家族手中的手稿进行查阅并编目。此外,他得到了将手稿中与美国有关的部分进行复制的授权。一名托克维尔研究者、博内尔教员负责此项工作。[4]保罗·怀特去世后,还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乔治·W. 皮尔森在约翰·M. S. 艾利森的鼓励下前往法国继续怀特的工作。他开始着手为手稿制作新的目录[5],并为完成后续的复制工作争取必要的资金。由此,博内尔继续进行此项工作,并将复制件定期寄往美国。当时,这所美国大学成为托克维尔的重要作品相关绝大多数文件、笔记和信件的唯一受托者。[6]

该份手迹包含了原始手稿以及已丢失的原稿复件。在针对这一版本进行的工作中,这些草稿和手稿被称为《论美国的民主》的“研究底稿”,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论美国的民主》第二部分的大部分草稿被作者称为“垃圾”[7],而这些草稿也许是耶鲁大学最有趣的收藏品之一,但不幸的是,它们现在的状况非常糟糕。昆虫和潮湿导致其受损,其中的笔迹特别难以辨认,纸张已经变成了碎片。一些小的纸屑附着在保护这些“垃圾”的两个盒子底部。

本书第二部分的其他草稿,以及关于第一部分的所有手稿,仅存有复制件(一共有将近1 500页,被分装在16个手册中):它们是相对值得信任的。[8]

除那些之外,必须加上托克维尔在他的美国之旅期间所写的笔记[9];还有300多封信件,其中有些从未公开过。这些信件包含了托克维尔和博蒙在访问美国期间和访问美国之后,他们与美国及英国友人的通信,以及他们与家人和多名法国通信者之间的信件。[10]

其他有助于理解《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文件还有参考书目、托克维尔和博蒙在与美国友人谈论过程中所列出的问题清单,最重要的是博蒙为了撰写他的小说《玛丽,或是美国的奴隶制度》而收集的大量文件以及他在爱尔兰写的论文。

关于本版本的某些细节

西奥多·赛奇威克,一个与托克维尔通信的人,戏称托克维尔的笔迹既像象形文字又像楔形文字。[11]可想而知,其言下之意是只有托克维尔本人才能读懂他做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