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少女的事业(第2/2页)

发生在玄宗开元年间的这个故事与一个从事宫廷盗窃的侠盗集团有关。

我们首先看到,在长安的大街上游荡着一个前来赶考的吴郡士人。等待考试期间,他闲游各街坊,偶遇两个少年,一连两次,说倾慕他很久,欲相邀赴宴。随后,吴郡士人被带到东市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那里有临街店铺数间,入店铺后,是一所隐秘的宅院。在这里,吴郡士人被视为贵宾,这叫他迷惘。时间到了中午,依旧未开宴,似乎在等人。直到午后,外面有马车声响起。这时候,那两个少年喊道:“来了!”只见有车停于外面,车帘子一卷,一个十七八岁的美少女的脸庞出现,所谓“容色甚佳,花梳满髻”,但身着素衣。下车后,那两个少年上前去拜见那个少女,少女高傲得很,没有搭理他们,而是与吴郡士人寒暄了几句。随后,她入厅安坐正中,有点帮主的意思。不一会儿,又来了十多名年轻男子,一起谦恭地拜见少女,然后列坐两侧。宴会这才开始。喝了一会儿,少女说话:“很高兴认识你。你有什么妙技在这里展示一下吗?”她不苟言笑。

吴郡士人说:“我只懂儒学之书,至于弦管歌声,从未学过。”

少女大笑:“我说的不是这些……”

吴郡士人又想了想,说:“那我有一小技,可穿着靴子在墙壁上走几步。至于其他,就不会了。”

少女说:“愿欣赏。”

吴郡士人遂起身,真的在墙壁上走了几步。

“这确实不简单。”少女对在座众人说,“你们也可展示一下,令客人一观。”

众人道:“诺!”

于是,厅中成了高手们展示绝技的演武场:有人侧身于墙壁上行走,有人抓着房檐飞跃,轻功甚为了得。吴郡士人开始冒汗。又喝了一会儿,少女起身走了。

几天后,吴郡士人再次遇见那两个少年,他们向他借马,他没拒绝。但转天他就听到皇宫珍宝被盗的消息。致命的是,盗贼用来运送赃物的马被捉住。很快,吴郡士人被捕。他当然解释不清,他愤怒极了——当然是对那伙人。

吴郡士人被关在内侍省后院的地牢里。这是一个大坑,数丈深,上面被木板盖着,板上有一个小孔。中午,有一条绳子从小孔顺下,上面系有食盒。吴郡士人狼吞虎咽。到深夜,他的怒怨渐渐转为绝望。不过这时候,木板轻轻地被移开,有东西飞了下来,至身边,他闻到一股特别的味道,那是女孩子的味道:“公子莫怕,我在这里。”不出所料,前来营救他的正是那少女。少女取出一条长绢,一头系在吴郡士人的胸部和胳膊上,另一头系在自己身上,随后耸身腾空,蹿出地牢……

在宫城之外数十里的安全处,少女对吴郡士人说:“你还是回江南吧,求官之路以后再说!”

脱离险境后,吴郡士人悲喜交加,徒步乞讨,回到吴郡。后来他再没敢进长安。故事中,少女帮主太有“范儿”了,手下是一帮弟兄,其轻功更是超人。只是我们不明白的是,最初她为什么要派那两个少年去邀请吴郡士人?宴会上,她似乎很想知道吴郡士人会什么功夫。难道她想拉吴郡士人入伙?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呢?无论如何,少女及其同伙在吴郡士人面前暴露了身份。所以,金庸先生曾如此解读,少女派人向吴郡士人借马是故意陷害:“让他先给官府捉去,再救他出来,他变成了越狱的犯人,就永远无法向官府告密了。”

吴郡士人莫名其妙地被打发回江南,而长安东市某小巷那几间用来掩护的店铺还在那里,不时有马车停在门口,帘子一卷,露出一张绝色少女面无表情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