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光叔(第2/2页)

韬光养晦的宣宗最终成为皇帝。武宗没儿子,在其将死时,宦官们商量着立个好摆布的人为帝。这是他们选择宣宗的原因。但即位后,宣宗出色的施政手腕使宦官和大臣瞠目结舌。宣宗早年信佛,晚年信道,同时又亲近儒士,每每与大臣讨论问题;爱惜书生,常于殿柱上题写秀才、举人和进士的名字。他与大臣的关系非常和谐,每有大臣外出,他总会写诗赠送。在接见臣子前,他总是更衣洗手,整理装容。处理政务,他更是夜以继日。若有章奏涉及朋党,他会偷偷焚烧掉。这位皇帝非常勤俭。在唐朝,后宫生活中有一个习惯,皇帝与妃子同房时,必用龙脑香、郁金香点缀地面,宣宗废除了这一淫逸的习惯。他所穿的龙袍,往往是洗过多次的;每天的餐食也不过三四个菜。有一天,皇后患病,召御医上汤药,及治愈,宣宗从自己的袖子里取出几两金子,塞给御医,说:“不要让内官得知,若知道了,恐怕会有谏官上疏呀。”皇帝拿自己的私房钱感谢医生,但又担心这样做会为谏官所阻,惶恐中道出其可爱的形象。上面的事迹见于晚唐苏鹗所著的《杜阳杂编》。当然,有时候他也发脾气:有位官员叫孟弘微,很自大,有一次,宣宗与大臣议事,孟插嘴:“陛下何以不知有臣,不以文字召用?”(陛下您怎么不知道有我这么个人呢?为什么不因我出色的文字才华而叫我当翰林学士?)宣宗怒道:“卿何人斯,朕耳冷,不知有卿!”(宣宗怒道:“你是谁啊?我耳朵冷,不知道有你什么个人!”)转天,宣宗对宰相说:“此人太过狂妄,随便就要当翰林学士,想得太容易了吧!”

大中十三年(859年),可谓唐朝最后一抹辉煌。

在宣宗做皇帝的第十个年头,一位诗人踏上长安城南的乐游原,写下同名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回望长安,看到它浸于一片绚烂的晚霞中。在那个时代,宣宗确实想为这庞大的帝国做些事,可暮色已至!在他即位前几个月,曾发生过一件事:一天傍晚,他跟随武宗出行回来,路上坠马,大约因为在队伍最后面,人们都没发现。时值寒冬,天降大雪,长安大街,四顾无人。他很冷,大呼:“我光王也!”半晌,才有巡夜人员走过来,但不知道这个躺在雪地里的人说的是真是假。也许太冷了,巡夜人员嘀咕着走远了。宣宗一个人躺在地上,慢慢爬起,发现巡夜人员留下一个罐子,干渴的他一饮而尽,开始以为是水,喝到嘴里竟是美酒。他感到一丝温暖。他站起身,雪更大了。他想在风雪中冲破这无边的黑夜,但这黑夜却是那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