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飞波凌步(第2/2页)

咸阳岳寺后,有周武帝冠,其上缀冠珠,大如瑞梅,历代不以为宝。天后时,有士人过寺,见珠,戏而取之。天大热,至寺门易衣,以底裹珠,放金刚脚下,因忘收之。翼日,便往扬州收债,途次陈留,宿于旅邸。夜闻胡斗宝,摄衣从而视之,因说冠上缀珠,诸胡大骇曰:“久知中国有此宝,方欲往求之。”士人言:“已遗之。”胡等叹恨,告云:“若能至此,当有金帛相答。今往扬州,所债几何?”士人云:“五百千。”诸胡乃率五百千与之,令还取珠。士人至金刚脚下,珠犹尚存,持还见胡。胡等喜抃,饮乐十余日,方始求市。因问士人:“所求几何?”士人极口求一千缗,胡大笑云:“何辱此珠!”与众定其价,作五万缗,群胡合钱市之。及邀士人,同往海上,观珠之价。士人与之偕行东海上,大胡以银铛煎醍醐,又以金瓶盛珠,于醍醐中重煎。甫七日,有二老人及徒党数百人,赍持宝物,来至胡所求赎,故执不与。后数日,复持诸宝山积,云欲赎珠,胡又不与。至三十余日,诸人散去。有二龙女,洁白端丽,投入珠瓶中,珠女合成膏。士人问:“所赎悉何人也?”胡云:“此珠是大宝,合有二龙女卫护,群龙惜女,故以诸宝来赎。我欲求度世,宁顾世间之富耶!”因以膏涂足,步行水上,舍舟而去。诸胡各言:“共买此珠,何为独专其利?卿既往矣,我将安归?”胡令以所煎醍醐涂船,当得便风还家,皆如其言。大胡竟不知所之。 (《广异记》)

故事的结局是,船上的胡商将所剩不多的油膏涂在船帮上,那船竟真的快速飞渡起来。至于那名踏海而行的胡商去了哪里,我们一无所知。但我们却可以想象他在海面上凌波飞步的样子。这一切太神奇了。最终他消失在茫茫的海平线上,而我们的主人公:那位士人,他的命运就是如此被改变,最终跟随着胡商之船去了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