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壶史:道术奇谈 傍晚的故事(第2/2页)

本故事由受伤的仙鹤引起。说起仙鹤,古人尤爱之。在诗书中,早就有关于仙鹤的记载了,比如《诗经》中即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说法。后来道教出现后,仙鹤渐渐由凡鸟变成了神鸟,成为该教的吉祥物。在本故事中,那只受伤的仙鹤实际上就是作为道家符号出现的。道家爱鹤是有原因的:在古代,道家追求的是境界洒脱、长生不老、羽化升仙,而仙鹤羽毛洁白,外形飘逸,而且生存时间长,又能飞翔于云霄中,符合道家的审美与追求,后来连名字也冠之以“仙鹤”。在历史上,除了道家之外,那些高逸的隐士乃至名僧也以爱鹤而闻名,比如东晋的支遁,北宋的林逋,在这里仙鹤已成了高洁的代名词了。

至于裴沆,史上记载不多,他曾任同州司马。同州在今天陕西大荔境内。至于裴沆的其他事迹,只知道他还写过一篇《唐故东都留守检校尚书左仆射赠司空博陵崔公小女墓志铭并序》。博陵崔公即唐朝中期的大臣崔弘礼,曾任天平军节度使、东都留守、检校尚书左仆射,死于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以此推论,裴沆生活在中唐以后,直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应该还活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