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遭遇难堪(第2/2页)

他们很清楚,根本原因在于当初刘嫚的事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音乐学院的名誉。

如今这件事成了首都音乐学院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他们至今都不清楚刘嫚背后到底是谁在帮她,他们竟然一直无法把网上的负面信息和谐掉,网上随便一搜索,都能找到这段黑历史。

学校领导为了降低热度,或者是迁怒,或者是甩锅,他们只能把整个钢琴系都关进小黑屋,这一批钢琴系的学生不得不低调做人,低调学习,低调等毕业。

而且最悲催的是刘嫚这一届钢琴系的学生,在外面不好混!大三,大家都开始谋划自己的前途,该找乐团实习了,该找演出机会了,他们把自己简历发给别人,总是会遇到一些类似“你和刘嫚是同一届的?”这样的问题,他们只要回答“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学校的名誉是紧密不可分的,是典型的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他们那时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甚至带点看热闹看笑话的想法,没有一个人想过去扶刘嫚一把。他们不是逼走刘嫚的罪魁祸首,却也是半个帮凶,如同鲁迅笔下冷漠麻木的看客。

他们没想到刘嫚离开,把整个钢琴系的生机也带走了。

钢琴系新主任(前任被免职)为了挽回局面,向校领导恳求,给钢琴系一个音乐会演出名额,不用独奏,给管弦乐当伴奏就行了。

几经沟通,校领导终于同意了,但名额只有一个,也真的只是伴奏而已,

为了这一个名额,大家全都争破脑袋。

系领导们感到头疼,单纯以成绩排名选拔,不足以服众,他们认为这个被选出来的学生钢琴的水平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的名声,只有选拔出一个名声最好、人缘最佳的学生,给学校以正视听,他们才能压制出之前刘嫚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如何看出一个人名声如何呢?

唯有考察他校内演出的上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