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写信(第4/5页)

柳棠溪笑着说“女儿也没做什么,就是蒸了些包子和饺子,母亲快趁热吃吧。”

很快,丫鬟把一笼灌汤包和一笼虾饺打开放在了桌子上,同时,一旁还放着蘸料。

“女儿想着,昨日谨王世子给女儿送了信,今日就多做了些,想给他们送过去做谢礼,也不知合不合规矩?”

殷氏笑了,跟邵嬷嬷互看了一眼,打趣“我还当你昨日收到信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柳棠溪脸色微红。

邵嬷嬷在一旁笑着说“昨日夫人就说要给世子送些瓜果过去感谢。”

“那就把瓜果和包子让人现在一起送过去吧。”殷氏道。

“哎,好嘞,我亲自去。”邵嬷嬷说。

“也好。”

“嬷嬷,记得提醒世子,吃灌汤包的时候不要被烫到。”柳棠溪道。

她正想继续说怎么吃,只听邵嬷嬷笑着说“咱们京城也有灌汤包,许是姑娘忘了。不过,我一会儿定会再跟世子说一声。”

听到这话,柳棠溪放心了。

邵嬷嬷离开后,柳棠溪和殷氏坐下来吃饭了。

殷氏这几日自是知道女儿的手艺,看着面前的灌汤包,夹起来吃了起来。

她一口气吃了三个才停下来,感慨“你这手艺可真好,在他家,可有人教过你?”

柳棠溪摇了摇头“没有。”

“也是,他家那么穷,哪有人会这些。”

柳棠溪眼珠子转了转,说“许是天生的吧,之前跟着母亲吃了不少好吃的,但是太懒,没做。如今一上手,就会做了。我原先还以为自己在家就是厨娘呢。”

殷氏脸上顿时变得严肃“怎么可能,你可不是厨娘,是咱们侯府的姑娘。”

柳棠溪笑了笑,给殷氏夹了一个包子,转移话题“娘吃这个,尝尝虾饺好不好吃。这还是女儿第一次做呢。”

听到这话,殷氏注意力果然转移了,夹起来包子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点头,称赞女儿手艺。

又吃了几个饺子,喝了一碗鸡蛋汤之后,殷氏吃饱了。

按照她的饭量,她平时吃不下这么多东西,可女儿做的饭实在是太好吃。

她能感觉到,自己最近胖了。

不过,她年纪大了,胖就胖了,但,见着女儿开心,什么都满足了。

殷氏拿过来帕子擦了擦嘴和手,看着女儿吃饭。

想到女儿如今失忆了,殷氏想了想,问“溪溪,你可还记得谨王府?”

这几日,她给女儿讲了不少京城勋贵的事情,恰好还没讲到瑾王府,今日正好讲一讲。

柳棠溪抬起头来,摇了摇头,说“没什么印象了。”

她其实还记得,只是,她记得的是书中的谨王府,且,想不起来到底为什么会记得了。

既然殷氏想说,她正好听一听。

殷氏挥了挥手,让屋里人全都退下去了。

“先帝一共娶过两任皇后,第一任皇后没有孩子,第二任皇后生了一个儿子,那个儿子便是谨王殿下。”

柳棠溪顿时一惊,感觉嘴里的包子瞬间变得没有故事香。

谨王是先皇嫡子?

那如今的皇上呢?

柳棠溪脑海中已经脑补出来一场夺嫡大戏。

很快,殷氏给她解惑了。

“皇上是先皇的长子。先皇去世时,谨王刚刚娶妃,年纪尚幼,没有子嗣。皇上比谨王大十多岁,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且,皇上在朝中的支持者众多。所以,先皇传位给长子。”

见女儿不吃了,殷氏又给她夹了一个包子。

放下筷子后,殷氏接着说道“后来,皇上登基后,一改之前的模样,大臣们对他多有不满。等到谨王世子出生,朝中对皇上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了,也隐隐有人开始支持谨王。过了几年,皇上给了谨王封地,把谨王打发到了北地去。”

听到这里,柳棠溪顿时一怔,脑海中似是有什么一闪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