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西北方略(第2/4页)

当初我故意装神弄鬼,搞了一张神授之图留给李继迁,就是要他消耗人力物力,将大笔的金银耗费在修建新城上,确实收效显著,到了最后又被我的部将引来黄河之水,将新城给淹了个尽,使李继迁元气大伤,不得不依附于辽国的羽翼之下。

想起这段故事来,众人都觉得新城虽然有李继迁修建的基础,却终究太过危险,光是黄河之水就是一个大隐患,一旦住进去,保不定哪天又会重遭共工之灾!更何况过于偏西了,很容易流于异族,因此很多人都不赞成我重新修建新城并作为王府所在地。

“呵呵,诸位不必担忧。”我知道众人的心结,便笑着解释道,“新城的弱点,其实不足为虑!当时我是为了坑害李继迁,所以才设计了这么一张图纸给他上当,如今只要在城的西北方筑起一座土丘,在沿着城池将护城河的沟渠贯通起来,自然就可以将黄河水患给化解掉!另外,经过上次的水患之后,城中的居民基本上都流散已尽,正方便我们安置附近的移民,而城外的土地也由于淤积了大量的河泥而肥沃无比,在此地重新开发,实在是好处多多!”

王石雷看了看地图后,立刻赞同道,“听主公如此一讲,属下倒是以为这新城是个好地方了!一则在新城建王府可以安抚朝廷,二则此地恰在黄河上游的关键之处,连接这附近十几个州府,交通便利,地势险要,可以说占据了此地,河西诸地尽皆牢牢控制在我们的手中了!”

本来象是在什么地方做战略性建设的问题,我是没有必要跟手下多费口舌的,只要一道手令下去,自然会有人遵从办理,可是现在我管辖的地方是越来越多了,也许以后还会更多,这就逼迫我必须而且尽快地将西北的管理人才培养提到日程上来,象这样的庭议,以后也会越来越多。

收服了党项各部后起码有两个好处,一个就是免除了大量粮草辎重的输出,稳定了动乱百年之久的西北各族,另一个就是控制了青盐的生产和销售渠道,这些轻易就可以开采出来的盐矿,基本上就等同于白花花的银子直接摆在我的面前,在我将通向东方的南方的运输线打通以后,日进斗金不是虚言妄语。

“主公,还有一件事情是属下等刚刚知道的——”谈完修建王府的事情和战略性建设三个军政要地之后,王石雷接着说道,“今日听说邪异宗的林正霄并没有死于嵩山大火之中,而是逃了出来,只不过形同废人,一身功力尽失,他原先的一众手下群龙无首,已经闹起内讧来了。而神木尊者与无可上人之死,也在辽国与大理引起了轩然大波,目下两国厉兵秣马,颇有夹击大宋的架势。”

“嗯——”我摸着下巴沉思道,“林正霄居然没有死,这倒真是一个异数!”

不是我故作姿态,而是我真的对林正霄很佩服,先是被陈抟阴了一下,本身就有伤,在施展魔功逃生的时候又遭到两大宗师的联手夹击,伤上加伤,越过山火的时候,他一定用了什么快速激发潜能的方法,对身体的损害是可以预见的,就这样子,居然也能让他给逃生成功,我真是对他太佩服了,抛开立场不同外,此人倒真是一个值得崇拜的高手!起码是个打不死压不跨的蟑螂命!

不过我还是认真地嘱咐了一下,“派人打听此人的具体下落,要是能顺便弄死更好!我们无法预料他究竟是真的丧失了功力还是暂时性地隐藏实力!毕竟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家伙精通各种魔功,保不准哪一天可以咸鱼翻身,那样的话,我们可就过的不自在了!”

众人都深以为然,若有一个大宗师级别的高手在暗中窥伺,准备对你下黑手的话,能够幸免的可能性几乎是等同于零的。

“对于大理和契丹的挑衅,其实也很好办。”我接着分析道,“大理国小民寡,地形复杂,又有蜀王大军牵制,终究难成大器,此番无可上人被烧死,他们最多也就是表达一下愤怒的心情,贸然出兵几乎是不可能的!契丹人那里嘛,自然有朝廷的大军照应,还轮不到我们去操这个闲心,便是真的打将过来,我们也不怕,现在我们是依托崤函之固,大河之险,坐拥雄关,民丰物阜,进可攻,退可守,已经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再也不用担心有人牵后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