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三座大山(第2/4页)

“贤侄是何时回的京师?为何老夫竟没有收到消息?这可是有一段儿日子不见了——”潘美笑眯眯地捋着直梆梆的胡子问道。

“小侄昨日晚些时候方至,尚未朝见圣上,行止未定,因此并不敢擅动。失礼之处,尚请各位老大人谅解,过了朝会后,定当一一登门拜访,聆听各位大人的教诲。”我客客气气地拱手告了个罪,然后随便扯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潘美这老家伙本来就是太宗皇帝最重新的老臣,再加上大女儿做了韩王赵恒的妃子,且深得韩王的宠爱,同皇家亲上加亲,在朝中的地位自是无人可及,近来已经不太管那些烦心的实差,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到了经营家业上,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也混了个清闲的官职,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闲扯了几句后,有内侍高喊上朝了,众人纷纷入了大殿,按照品级排成一行行。

在众臣一片万岁声中,太宗皇帝粉墨登场,先是威严地扫视了一遍匍匐在地的大臣们,然后温和地说道,“众卿平身。”

先是宰相吕端不疼不痒地说了几件事情,然后各部大臣依次报告工作,御史上了几道弹劾的折子,最后礼部尚书进言道,“吾皇圣明,昨日银州观察使,西凉郡公李继迁已到京师,被称为大辽护国尊者的大辽北院大王耶律天德也将到京,另据消息,大理国的天龙寺长老无可上人也在赴京的路上,不日即可到达,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礼部尚书的话音未落,立刻在朝臣之中引起了一片哗然。

身为八大宗师的耶律天德与无可上人不仅在武林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的大名在朝廷中同样响亮,而这两人一向也是大辽与大理国的精神支柱,此番居然同时来到大宋京师汴梁,其动机怎么不令人怀疑?

这还是他们不知道另一位同样具有宗师名号的林正霄也化身李继迁的随从来到了汴梁,否则的话,发出的惊讶之声就更多了。要知道,林正霄的名气可是比其他两个人要臭得多。

“嗯——”太宗威严地冷哼了一声,朝臣们立刻停了下来,重新恢复了大殿中的秩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太宗微笑道,“不论是神木尊者,或者是无可上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此番先后来到我大宋京师朝拜,着实难得,朕身为地主,岂可不尽情招待一番,凉了外邦人心慕我大宋天朝的热情?礼部工部和礼部,要抓紧时间办好接待事宜。兼且西凉郡公是第一次来京师,河西各部也需要好好抚慰一下,这些事情不可怠慢了!”

三部尚书立刻点头称是,应承下来。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届时朕将在汴河上举办一个花船诗会,招待众人。”接着太宗皇帝又提出了一个计划。

众臣听了太宗皇帝的话后,无不莞尔,同那些番外之人搞诗会,那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家没有见识么?虽说这几个人都是难得的杰出人才,可是同专攻诗词的大宋文臣们相较,岂能相提并论?

我一边心中暗笑太宗皇帝心眼儿小,一面分析着,八大宗师或明或暗地来了三个,显然是来者不善,指不定会搞出什么风雨来,单凭秘门的谢礼一人应付,显然是单薄了一些,不过太宗皇帝的表情看起来从容不迫,应当是有对付的人选。

果然,太宗皇帝笑了半晌后又开始发话了,“杨卿——杨卿——”

我抬头环顾左右,发现自己身边再没有姓杨的了,才知道太宗皇帝唤的是我,于是上前答话道,“陛下,微臣在此!”

太宗皇帝丝毫没有在意我方才的左顾右盼,温和地说道,“神木尊者与无可上人,此二人都是武功高强之人,且身份地位在彼国都是极为崇高,委派等闲之人接待,似乎有些不妥,朕思之再三,特意请希夷先生回京师作陪客,你同希夷先生想来熟识,就陪他一起待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