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曲意逢迎(第2/4页)

我见此情景,已然知道一番话已经成功地在这位权势熏天的大宋开国宰相心里留下了好感,当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废话了,只是捧起酒杯来连连敬酒。

席间赵普不断地接受到士子们的敬酒,多是沾唇示意一下,惟独我敬上的酒却是一口喝尽,这个差异立刻就引起了某些有心之人的注意,我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又直线上升了许多。

“六哥,你拍马屁的功夫真是没得说,要是我爷爷有你的一半厉害,也不会混到现在这地步,挂一个有名无实的西京留守了,虽然整日里吃喝无忧,但是比起这些朝臣们的前呼后拥可真是差了很多了!看在老七的面子上,这升官发财的本事,你可要教教小弟我啊!”石崇义趁我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小声在我的耳边说道。

“我有拍马屁么?我怎么不知道?”我横了石崇义一眼,一本正经地反驳道,“我对赵相爷可是打从心眼儿里面佩服哪!你这些不知所谓的话语,万万不可再提起一句!”

“你?!”石崇义气结地看着我一双无辜的眼睛,顿时泄气不已,“高人啊!不服不行!”

我注意到陪同赵普同来的那中年人,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是对人的态度却也非常温和,言谈之中,似乎赵普对他也很看重,令我感到很是奇怪。

“对了,你是京师的地头蛇,知不知道陪在赵相爷身边的那人是谁?”我问道。

“这你算是问对人了,要是一般的人他还真的说不出来!”胖子看了那人一眼,立刻来了精神,对我卖弄道,“那人姓吕名蒙正,是西京人士,乃是上一科的状元公!你们以后可要多亲近亲近啊!当年他被外放至升州通判,最近才回到朝中,以左补阙知制诰,品级虽然不高,但也算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了。”

“吕蒙正?”我楞了一下,这个名字倒也很耳熟,好象也是北宋的名相之一。

最近也不知道交了什么好运,碰到的人要么就是现任的宰相,要么就是以后的宰相,看来平时多读史书还是很有些好处的,起码在被发送到古代之后不会两眼摸黑,要知道,傍上一个宰相就足以安身立名,要是你相交皆宰相的话,那你必然也会成为宰相中人了,物以类聚嘛,我一向是这么认为的。看来这个人,也是要好好地结交一下的,我心中暗暗思量道。

想了想后我说道,“前一科的状元,可我看他似乎已经有四十开外了呀!”

石胖子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他中状元之时乃是太平兴国二年,正好是四十二岁!说起这人来,其中还有一段隐情呢!”

“哦?愿闻其详!”我的兴致被勾了起来。

“蒙正本是官宦子弟,只因少年时其父多内宠,将蒙正与其母一并逐出家门。母刘氏誓不改嫁,母子二人倍尝困苦。”石胖子介绍道,“当年蒙正寄宿寺庙苦读时,常常付不出伙食费来,管事的僧人故意在僧众吃过斋饭后再敲钟,等到他从山后书舍赶去吃饭时,却只剩下些剩菜残饭果腹了!因此洛阳流传有饭后钟一语,与韩信当时的漂母饭一般,成为穷困书生的典故了。”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我忽地想起了两句诗来,忍不住顺口念了出来,再看胖子时,他已是一片惊讶之色,于是心中一动道,“那寺庙不是你家的吧?”

胖子神色尴尬地说道,“那庙自是我家修的,和尚可不是家养的。”

说笑了一阵子后,发起聚会邀请的主人终于出现了,我一看,这人正是那个比我晚一步离开考场的白衣书生,神采飞扬,顾盼间甚是儒雅,正在一一拜会座上的几位大臣。

“那人就是郑途了!”胖子小声介绍道,“据说他是太祖皇帝旧友郑恩的后人,世代居于关西,根基深厚,因此得了镇关西的称号,听说就连先太祖皇帝也格外关照他一些的,比起我们这些人来,他混得可是要潇洒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