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观星台上(第2/4页)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啊——金樽里——”

陈抟唱罢得意非常,将头上的簪子拔下,披散了满头的白发,叉着双腿坐在席上,眯缝着眼睛,用一只手握着筷子头顶上不停地搔着,好似非常惬意的样子。

我望着天上的明月,又听了陈抟方才饱含激情的唱词,胸中思潮涌动,想起了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的种种情由,又想到了可能仍在异世等待我归去的小雨,心中五味杂陈,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萦绕在脑海里面,久久不能褪去,不由得一推桌子,站了起来,锒锒跄跄地走到回廊尽头邻近山谷的一边,一口将杯中之酒饮尽,仰头望着空中的明月,脑中一片空白,唯一想到的就是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当下转动身形,痴痴地唱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遍下来,还有些意犹未尽,又坐了回去靠在椅子里,闭着眼睛用鼻子哼了一遍,胸中方才舒畅了几分,再到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在惊讶地盯着我看个不停。

“又出风头了!”我有些懊恼地拍了拍脑门儿想道,一时冲动之下盗用了后世的诗词不说,还用上了王菲的唱腔,两种音乐体系根本就不是建立在同一规则之上的,这种唱法带给众人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恐怕更多的是乐理观念上的冲击吧!

“这个调子,这个调子——”陈抟用力地搔动自己的头发,接着又皱着眉头看了看我,然后非常郁闷地说道,“从来没有听过啊!可是,偏偏又那么好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虽然我对音律并不在行,但是粗浅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啊!你那些曲子,到底是从何处得来的呢?还有你那唱词,更是闻所未闻,同李白的诗既不同,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难得的是韵味十足,唱来效果极佳!天,难道你是文曲星下凡?为什么诗词书画样样都是那么震撼人心啊!”说着说着几乎痛苦地呻吟起来。

看着陈抟有些痛不欲生的样子,我顿时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安慰道,“前辈何需如此感慨?吟诗作赋这个事情要讲究时运的,古人不是也说过嘛,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也是一时感怀所致,月下饮酒,难免要唠叨两句,平时也难得有此雅兴呢!”

陈抟仍然是一副长吁短叹的样子,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扼腕叹息,脸上的表情简直是瞬息万变,比川剧里的变脸王还要生动三分,最后捧起桌子上面的酒壶痛饮起来。

接下来的整顿饭吃得艰涩无比,所有的女弟子们都借着端茶送水的机会跑到我对面悄悄地看上两眼,迷离的眼神里面更是搀杂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情绪,弄得我只好低头饮酒用饭,努力地同桌子上一切可以消灭的食物作坚决彻底的斗争。

“做人切不可风头太盛!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总是会遭遇一些非人的待遇的!不管这些待遇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令人不自在的!”我心中胡思乱想道,名人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恐怕我再多剽窃几首诗词出来招摇,就会成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了吧?据我所知,这个时期可是没有什么诗词大家的。

可是我还是低估了诗词的影响力与大宋王朝的信息传递能力,我并不知道,此时“我的绝妙好词”早已经通过某种秘密渠道被送到了大宋皇帝的龙书案前,正在享受皇帝御览的无上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