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六镇大起义(第3/9页)

北魏国好心没好报,养虎为患,朝廷震怒,派骠骑大将军、尚书令李崇等将领率铁骑十五万追击阿那瑰。卧虎李崇率魏骑出塞三千余里,兵至瀚海,也没有追到柔然人,班师而回。

破六韩拔陵

十五万大军渡过大漠,不到几天功夫,空手而还,北方边民无不撇嘴。想当年,我们和父祖辈出塞打柔然的时候,南北三千里,东西五千里纵横驰骋,俘获马牛羊遍布山谷溪水。现在这支耀武扬威的朝廷军队什么战斗力,无能之辈,一群饭桶!还要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凭什么呀!中原军队援救六镇不力,边民不屑一顾,对腐败的朝廷极度蔑视,恨得咬牙切齿。

北魏大军讨伐柔然汗国无功而返,柔然人更加放肆地劫掠北境。六镇农业和牲畜业遭到破坏,军民时常饿肚子。原本生活贫困的六镇军民更加饥寒交迫,忍无可忍的北方鲜卑人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第一个发动兵变的人,叫做破六韩拔陵。

一个人的胆子再大,也不敢造反。如果一群人都选择造反,那就不好说了。

公元523年四月,怀荒镇民实在吃不上饭了,一齐涌到官府,请求镇将打开公仓放赈。人生活在世界上,吃饭为大。肚子填不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官府的存粮就为解决饥荒,镇民们的要求不过分。

饥饿的人群没有吓倒镇将于景。禁卫军官出身的于景是皇亲国戚、于忠的弟弟,参与推翻元叉的阴谋被贬到边荒做将军。他想把边民的愤怒引向执政的元叉,借口没有洛阳的命令拒绝放粮。

鲜卑军民的怨气早已压抑不住,愤怒的人们一哄而起,强行抢了官府粮食,绑架于景夫妇。

一切都是冲动惹的祸。大家吃不上饭,群情激愤,你于景说个软话,道个歉,保证秋后不算账,也就算了。算不算账秋后再说。可于景傲慢得紧,关押了近一个月不低头。

怀荒镇民骑虎难下,干脆做掉于景。消息传到沃野镇,沃野辖区的高阙戍兵匈奴人破六韩拔陵刚刚挨了戍主一顿臭骂。老实人挨顿骂无非来个阿Q精神,破六韩拔陵偏偏不属于老实人。听说怀荒闹起来了,带了几个哥们,挥刀斩杀戍主,聚众造反,攻下沃野镇。

破六韩拔陵替北魏朝廷改了元,号真王。言外之意,我破六韩拔陵才是真正的王者、大英雄。有了带头人,六镇兵民纷纷响应,连远在关中地区、不属于六镇的高平镇也反了,整个边荒乱成一片。破六韩拔陵兵分两路,自率主力向南进军,别帅鲜卑人卫可孤率军向东进攻怀朔、武川二镇。

卫可孤兵围怀朔和武川,镇民面临选择,要么支持朝廷,要么支持义军。鲜卑平民自然支持义军。鲜卑贵族对于朝廷政策不满,甚至发生过禁卫军哗变。但洛阳军官们聚众闹事是上层社会的内斗,属于九品之间的争斗。而六镇暴动则是鲜卑平民对抗鲜卑贵族的战斗,是平民阶层对九品的反抗。作为良家子弟的鲜卑贵族们还是坚定地站在朝廷一方。神武尖山的贺拔家族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北宋有杨家将,北魏有贺拔家将。贺拔家祖籍阴山下,三代居住武川。贺拔家一父三兄弟,父亲贺拔度拔、大儿子贺拔允、二子贺拔胜、三子贺拔岳,四人弓马娴熟,武功高强,勇气过人。六镇暴动,怀朔镇将杨钧请来贺拔家将,任命贺拔度拔为统军,提拔他的三个儿子为军主,抵御义军。父子四人固守怀朔整整一年,兵力强大的卫可孤束手无策。

北魏朝廷得知破六韩拔陵起兵消息,委派临淮王元彧为北征大都督,率军北进,镇压起义军。

怀朔城被围一年,城里人着急了。贺拔胜自告奋勇,突围求救兵。贺拔胜与十多名敢死少年跨马出城,借着月夜突出重围。卫可孤的骑兵蜂拥齐上,穷追不舍。眼看追近,贺拔胜突然间勒转马头大叫道:“我!贺拔破胡也!”(贺拔胜的鲜卑名字)洪亮的声音划破夜空,盖过疾驰的马蹄声,颇有当年喝断当阳桥张飞的风姿。义军大骇,齐勒战马,无人再敢上前,足见贺拔胜在六镇名头响亮,漠南的大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