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帝之死(第2/19页)

“做大事不能有小慈悲。”拓跋宏咬咬牙。为世间不再有战争,为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拓跋宏神情严峻,扭头对李冲道:“下诏,不准士民再穿胡服,一律著汉魏衣冠。不可因战争而废汉化大计。朕走之后,你与任城王千万负起责任来。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鲜卑语、匈奴语、高车语、氐羌语、西胡语……不准再讲。三十岁以上的人罢了,三十以下的朝廷官员必须更改,如有违者,免官查办。”

李冲心底的寒气比那洛阳的北风冷上十倍。年青皇帝的作为似乎有些过了。南征用人之际,如此处事,鲜卑人怎能没有意见。可他又说不出什么话来,非常之时、艰难之际,或许快刀斩乱麻的效果更好些。

拓跋宏听不到鲜卑人的埋怨声,心知国人必定不满。但是,他不是鲜卑人的皇帝,而是全天下人的皇帝。

皇帝来到悬瓠(今河南汝南),亲自总督各路军队。南齐北疆各城市闭门不出,固守待援。齐明帝萧鸾分派镇南将军王广之、右卫将军萧坦之和副总理沈文季督率各地军队北上抵抗。太尉陈显达作为总预备队屯驻南京附近的新亭、白下两处营垒负责后勤补给。

曹虎没有来,襄阳兵一个影子没瞧见。拓跋宏批示各路军队按照既定方针办,他把主攻方向选在寿阳、钟离一路,亲自赶往军中。

三十万魏军渡过淮河,兵围寿阳。铁骑相连,枪戟如林,一眼望不到尽头。拓跋宏没有心思欣赏浩荡军威。他有宏图大志,却是个理性的人,不会像前秦天王苻坚傲慢地说出“投鞭断流”的妄语。

拓跋宏登上八公山,仰望阴云密布的天空,眉头紧锁。淮南的气候让人揪心,早听说南方地气温湿,所谓蛮烟瘴雨之地。正寻思间,滚动的阴云缓缓移过广袤的天穹,雨丝缓缓飘落,淮水之上,水气升腾,一片空濛。

寿阳是北方伤心之地。不说昔年苻坚百万大军兵败此地。太和三年那场战争,驸马刘昶率步骑二十万大军进攻寿阳,被齐将坦崇祖决淝水淹灭,损兵数千,狼狈退军。拓跋宏见寿阳守备森严,决定放弃寿阳,向钟离攻击前进。

风雨兄弟情

雨不停地下,雨点变得密集。雨水浸湿将士们的袍甲,粘得通体不适,冷得沁骨透心。拓跋宏骑马前行,侍从们高高举起绣龙伞盖。雨点打在伞盖上,溅起朵朵水花。拓跋宏示意左右将伞盖去掉,侍从们惊慌失措,忙道:“雨越来越急,陛下保重身体,勿要着凉。”拓跋宏不耐烦地道:“将士们都在雨中受苦,朕岂能独享安逸。”

司徒冯诞策马赶来,劝道:“陛下万金龙体,切要保重。江淮地湿,易得瘴疠。若再染风寒,要不得的。”冯诞说话时,上气不接下气。

冯诞与孝文帝同岁,冯太后的侄子,十岁进入宫廷,陪孝文帝读书。两人关系特好,“同舆而载,同案而食,同席坐卧,”几乎可以说形影不离,典型的铁哥们。长大以后,孝文帝把妹妹乐安长公主许配给他。冯诞16岁官居司徒,与总理平级,大体相当于政

水土不服,冯诞深受其苦。他生来柔弱,比不得孝文帝身体强壮。这趟南征下来,上吐下泻,容颜憔悴,病得不行了,强打精神陪着皇帝。拓跋宏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一生为拓跋宏而活。冯诞没什么才干,因为冯太后不让他学习经史。入宫目的只有一个,给拓跋宏做情人。他有本钱,姿质妍丽,容貌好,性格也好,宽雅恭谨。

冯太后政治手腕高,情商高。好男风是魏晋南北朝的一大风尚,无论拓跋宏日后是否会有男性情人,有备无患。冯太后不仅给皇帝找到了皇后,还预备下白马王子,无论男人女人均出自冯家。

有人怀疑拓跋宏和冯诞是情人,其实拓跋宏深爱的人只有一个,她不是冯诞。冯诞是最要好的朋友,人生知己。冯诞参与了北魏国所有的改革,包括战争。他柔弱身体经不起风餐露宿、战火摧残。然而,只要拓跋宏在哪里,冯诞必须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