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功名起鹊洲(第3/9页)

战争的第一要素是综合国力。建康有军队没有粮食,有现役军人没有预备役兵员。刘彧深深懂得这一点,如果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必须快。他反应之迅速完全不像他笨拙、肥胖的身体。

面对普天同叛的局面,刘彧中堂阅兵,尽发中央军四面出击,分兵平叛。山阳王刘休祐督刘勔、吕安国诸军渡江北上,进攻合肥、寿阳;巴陵王刘休若督张永、萧道成诸军东下江东,直取义兴、吴郡。刘彧亲送大军出征,当着军士们的面做出担保,“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无论多大罪过,朕决不追究。”

风雨飘摇的京都风平浪静,中央军将士们毫无顾虑地开赴战场。刘彧这一招令天下诸侯措手不及,谁也不曾想到建康的反应竟是如此之快。

分兵出击是兵家大忌,势分力散。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萨尔浒战役中说过一句著名的格言,“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那是专指快速移动的骑兵而言。南京城不能隐藏,步兵无法机动,只能用一个字来解决战斗,“快!”

兵贵神速。剑客对决,比的是谁的剑快。当然,很多将领喜欢后发制人,以逸待劳,像独孤九剑,专等你的破绽。可这需要条件,南京没有粮食。

先发必有破绽,中央军仓猝出动,准备不充分。江面舟舰云集,江岸甲兵如山,喧哗嘈杂,乱哄哄行进。指挥官决定战役的成败,最先出动的南讨大军迫切需要选拔水陆两军的先锋军官。

陆军先锋选用沈攸之,别看沈攸之心狠手毒、反复无常,朋友、叔叔都不放过,但领兵打仗真有一手。刘彧没有看走眼。不相统领,杂乱无章的十支部队构成的前锋军,在他手里号令统一,军容齐整。

然而,沈攸之任先锋官没几天,便被兖州刺史殷孝祖替换,因为殷孝祖是唯一一位支持朝廷的地方诸侯。他把妻子儿女抛在边关,率两千壮士入卫京都。作为勤王奖励,先锋之职不能再给别人,沈攸之只得做副手。

水军将领的选择,王玄谟推荐张世。对于张世的任用,刘彧大犯踌躇。并非张世军事经验不足,也非出身平凡,而是因为张世的名字过于娘娘气。小沈阳的蹿红,那是因为中国存在压抑的同性恋倾向,以及对包养小白脸的渴望。刘彧不同,非同性恋,是有神论者。

只有二十五岁的刘彧,非常迷信,好鬼神,多忌讳,连平常言语文书之中有关祸败凶丧之类的字及其相近的字均需回避,触犯了要杀头。有几个典故足见此人迷信的性格已经融入血液。

比如,把黑嘴黄马的“騧”字改为“马”边加“瓜”,因为“騧”字与“祸”字相似。他把南苑借给张永时说:“暂且借给你三百年,到期再说。”刘彧从来不说“百年”两个字,因为“百年”一般形容人死,所以他说“三百年”。

路太后的停尸漆床移往东宫安放,刘彧不知道,有事去东宫,不想一眼撞上,晦气之下勃然大怒,为此事受牵连而被杀者几十人。另外,白色是不吉祥的颜色,需要避讳。南京城的正南门宣阳门俗称白门,白门不吉利,刘彧不喜欢听。大臣江谧有一次不经意间说了出来,平素温文尔雅的刘彧立时发怒,吼道:“白你家门!”

这样一个人,让他任用张世为前锋确实犯难,张世,张氏,怎么听怎么像个女人,女人能打仗吗?多晦气!架不住王玄谟极力推荐,又在用人之际,刘彧想出一个妙招,改名字!

张兴世!名字一改人都精神。张兴世,还别说,真有气魄。于是乎,水军先锋官变成张兴世。

中央军三路出击,只有南讨大军配有主力水军,因此张兴世成为水军主将,刘彧特意加封龙骧将军。龙骧将军之号出自江南童谣,“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拜王濬为龙骧将军,领水军。前秦天王苻坚兵下江南,水军统帅姚苌也被封为龙骧将军。其年张兴世已四十七岁,他会成为刘彧所期待的那条令人畏惧的水中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