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最大的奸雄

气吞万里如虎的大英雄在人生最后时刻,终于揭开面纱,露出本来面目。刘裕要改朝换代,终结两晋一百五十五年历史。这位赌徒无赖出身的军官用一柄长刀开创了一个皇朝,南朝的纪年随着他走上辉煌灿烂的宝座开始计数。有得有失,他所失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中,而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壹 弃关中

晋军北伐震动天下,北方各国都在猜测刘裕的下一步行动。最紧张的,莫过于西北三个国家,北凉、西秦和匈奴夏国。因为他们国力太弱,不像北魏那样有恃无恐。

北凉和西秦先后派使者向东晋称臣,我老实听话,你总不能先打我吧!西秦属于游牧民族,是个无赖。西秦王乞伏炽磐态度明确,无非想从北伐战争中分一杯羹,并且开始行动,夺取后秦西北边疆几个州郡。

北凉几乎拥有甘肃全境,由好几个大城市组成,不可能像西秦那样四处游荡。北凉国主沮渠蒙逊狡猾老道,嘴里叫嚷着配合北伐,其实按兵不动,内心不希望后秦灭亡。他知道一旦汉人大英雄刘裕得到关中,汉人凭空增长百年志气,凉州地区匈奴族政权就会受到威胁。当刘裕灭后秦的消息传到姑臧,沮渠蒙逊十分愤怒。心情正烦躁,汉人刘祥衣冠楚楚进宫奏事,沮渠蒙逊一反常态,暴跳如雷道:“你听说刘裕进关,就敢穿得如此漂亮!”喝令拖出去斩首。

赫连勃勃也不知所措,但他手底下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谋士,叫王买德。我们习惯把为好人出谋划策的人叫做智囊,替坏人出主意想办法的人叫做狗头军师。你不能否认狗头军师的厉害,比如三国董卓手下的李儒。

王买德告诉赫连勃勃,不要害怕刘裕,因为刘裕根本不会留在关中,他老了。赫连勃勃恨不得把王买德的脑袋拧下来。人老了和打仗没有关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真正的英雄从不服老。

王买德冷笑着,刘裕当然不服老,但他还有一件事没有做,他要做皇帝,做江南人的皇帝。刘裕五十有四,能有几年活头?最多再活十年,用这十年的时间冒险去和北方铁骑作战,不如回江南稳稳当当做皇帝。继续北伐,或许他会统一中国,可皇帝的宝座这一辈子他是摸不到了。所以,王买德龇着一口黄牙说道:“关中是我们的,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

说同样话的人,还有北魏大臣崔浩。他一脸平静,向北魏皇帝品评着气吞万里如虎的大英雄:“刘裕之平祸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天下似乎只有这两个人看透了刘裕的心。但是,刘裕此时并没有像他们预料的那样准备回师江南,而是向着河北磨刀霍霍。

有关刘裕下一步的军事动向,《宋书》和《资治通鉴》有分歧,《宋书》称刘裕有意经略赵魏,《资治通鉴》认为他想攻打西北。

司马光先生过于看重赫连勃勃和沮渠蒙逊的力量,认为刘裕不可能在关中和西北地区存在敌人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对北魏的战争。沮渠蒙逊自保不暇,何敢侵入关中,况且陇西尚有西秦。只要刘裕继续征战北方,依照赫连勃勃欺软怕硬的个性,他是不会进攻关中的。司马光生活的北宋受尽西夏的气,以为刘裕像宋仁宗、宋英宗呢!

刘裕是不折不扣的名将,十足的冒险家,宋书记载无误,他的目标很明确,攻打北魏。伐魏是北伐一揽子计划中的一项。魏国是北方强国,同北魏打仗,必须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刘裕提出迁都的设想,只有迁都才能做到这一点。

迁都决策得到北伐将领们拥护,但很快被否决掉。王仲德的一席话使继续北伐打了折扣,他说:“不寻常的事,不是常人所能接受。一旦迁都,必然引起举国惊骇骚动。如今军队在外作战已久,士有归心,迁都之计,不可讨论。”士有归心只是托词,王仲德的第一句话才是关键所在。迁都大事,东晋百姓一时难以接受。高门士族在江南经营近百年,怎么可能放弃江东地区的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