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第2/3页)

“陛下,臣请斩侯君集、废新法,重还天下安宁!”

萧瑀回过神来,举笏就道。

“侯君集之事莫再提。”

“新法也不会废!”

萧瑀不说话了,直接把头上的梁冠给摘了下来。

李世民急了,“宋国公你这是做什么!”

“既然陛下听不进臣之言,那臣还留在中枢何用,做一签名尚书令吗?”

说完,萧瑀也转身而走,追陈叔达去了。

“等下,你回来!”李世民大喊,可萧瑀不理会了。大唐的宰相就是这么洒脱,宰相们是与君王共治天下,而不是一切都全听皇帝的。

现在李世民不愿意再如过去的约定,那这宰相不当也罢。

李世民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陈叔达和萧瑀两人迈出殿门,他心里杀人的心都有了。可却又无可奈何,大唐还没有这样的传统。

皇帝也不是一言堂,宰相们的权威、声望都是极高的,他们真要走,皇帝也没办法。

“宇文士及,现在你是尚书令了!”

宇文士及有些无奈,这尚书令不好当啊,这才多久,已经三个尚书令先后辞职了。

“陛下,臣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请陛下收回成命。”

宇文士及拒绝。

“无忌,你来当尚书令!”

李世民又望向大舅子长孙无忌。

结果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也不肯接。

问了好几个,没人愿意当这尚书令,这让李世民气的脸都紫了。尚书令什么时候成了烫手的山芋了,一个个都不肯接。

最后,李世民只得退一步,让宇文士及接任尚书右仆射之职。

中书门下的宰相,一下子只剩下了七个。

看着剩下的七个宰相,李世民真担心他们又提什么杀侯,直接就离开了。

当天,李世民让王太监到中书门下传旨,皇上龙体不适,暂不临朝视事,继续由太子殿下监国摄政,由中书门下宰相们辅佐太子理政。

皇帝跟宰相们赌气,结果就是又有两位宰相辞职,尚书令空缺。

襄阳城的百姓,这段时间感觉很过瘾,大戏不断啊。这么精彩的朝堂局势,都让时报和半月谈的销量再次暴增,半月谈都破三万了,时报也破了两万。

至于汉京报,因为是官方喉舌,对于朝堂时事一直摭摭掩掩的,销量如今不增反降。

时报和半月谈如今也越来越大胆,谈论起这些时事来也毫不避讳。

国子监的学生们、讲武堂的学生们,还有那些年轻的士人们,一个个都跑到报纸上来抒发自己的意见,大肆讨伐侯君集这样的奸人。

甚至骂宰相无能。

不过当萧瑀和陈叔达辞相后,却被许多人称赞。

李世民缩回深宫不出,不见宰相不视事,但每天都要看报纸,听六扇门的禀报。

越看报他越生气。

“这半月谈和时报简直就是在煽风点火,挑拨是非!”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桌上。

他一直都很支持这两份报纸,甚至让他们刊登朝廷的邸报消息,让他们使用朝廷的驿站系统。可现在他们都写的是什么?

越来越过份了。

这两家报纸是李超名下的产业,这又是否李超幕后授意?

“传朕旨意给羽林军和金吾卫,把半月谈和时报封了!”

王太监惊讶。

这半月谈和时报两份报纸,可是名声极大啊。这要是封了,只怕会引发事端啊。

“封!”

“朕难道还要被两家私人的报纸给牵着鼻子走?他们有何资格谈论朝政,指责朝堂?”

被中书门下的宰相们顶着干,已经够火大了,现在连两家报纸都要对他指指点点,虽然没明说,可这话里话外,不都是在指责他吗?

忍无可忍。

“陛下,只怕中书门下宰相们未必肯通过旨意。”

李世民大怒,“直接调羽林军和金吾卫,朕不通过中书门下,朕直接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