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疆域之魂(第2/6页)

蒙古军为了避开盛戛的酷暑才选择在三月中旬出发,他们在汪古部歇息之后,再次出发已经到了七月下旬。汪古部的首领自告奋勇要做蒙古军的向导。这是蒙古军第一次向金发起进攻,若是有了汪古人做向导,可谓如虎添翼。

此时,蒙古军兵分两路,右翼的东面军由四狗之一速不台率领。速不台从桓州出发,经过大水滦,朝着临潢出发。主力的中军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一路经过抚州、宣德、德兴府和居庸关。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也在中军中,分别率领着自己的部队。

金在长城外侧的乌沙堡、抚州、乌月营、会河堡、宣德、德兴府和野狐岭等地设置了防卫。指挥官为平章政事独吉千家奴和参知政事(监军)完颜胡沙。

金一直认为长城边缘的汪古部属于本国部落,故听到蒙古军已经逼近长城的消息之后,依然没有在意。此时的金,已经没有了当年灭辽压宋的锐气,在多年的和平生活中,金人已经变得肥满而慵懒,大意起来。

对于蒙古现在的形势,卫绍王永济也并非完全不知情。他早就接到了边防纳合买住要求增援的报告,却从来没有当回事。

他觉得灭了西夏的成吉思汗只不过是北方蛮夷的首领,在蒙古的大草原上取得了一点点胜利而已。他认为,金蒙没有理由兵戎相见,住在长城以北的蛮夷不敢无端越过长城,将矛头对准自己。

纳合买住三番五次要求增兵,永济不由得有些不耐烦。“你这个报告有什么证据?”

“蒙古人现在正大量制造弓箭和盾牌,为了让战马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都是由人推车。西夏的皇帝将公主嫁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还将一个女儿许配给了畏兀儿王。这些动向都表明,蒙古与金将要决裂。他们的这些准备,必然针对我大金。”纳合买住回答。

永济听完却十分生气,怒道:“你的这些话,是想挑拨我大金与邻国的关系,蛊惑人心,让我大金的百姓感到不安。”遂将纳合买住拘禁了起来。

西夏被成吉思汗围困之际,曾经向金求援,但是金认为事不关己,并未伸出援手。永济一向认为作为金国屏障的西夏不过是蛮夷,蒙古入侵西夏,正可以以夷制夷。

其实即便他没有这种想法,金国的皇室和贵族们长期过着淫逸奢华的糜烂生活,国库也已经亏空,并无财力承担军费。国内的契丹人已经让他们自顾不暇,况且南方的宋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汪古部首领的帮助下,蒙古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陷了金国的据点乌沙堡、野狐岭、会河堡和宣德等地。

永济终于意识到了形势的严重,但是依然轻视对方,并未准备全力以赴地迎战。他以为只要给蒙古人一点甜头,他们便会乖乖地回去,他派西北路招讨使粘合合打为使者,提出议和。但是成吉思汗完全不予理会。于是,永济不得不拖着肥胖的身子,登上居庸关。

来势汹汹的成吉思汗攻陷了会河堡之后,派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右翼西军攻打西京(今大同)。此时,以中都为中心,东面的辽阳被称为东京,北面的大定被称为北京,南方的开封被称为南京。前线传来的,都是战败的消息。

负责边防的大将完颜胡沙屡战屡败,最后逃回了中都。暴怒的永济立即罢免了完颜胡沙,但是却找不到可以接替他的人。

在原本被自己蔑视的北方蛮族的强烈攻势下,永济惊慌失措。他加强了居庸关的守备。此地作为华北平原边缘的太行山的峡谷,是连接蒙古的据点,一旦失陷,蒙古军便会长驱直入,攻到中都。

看见居庸关近在咫尺,成吉思汗号召全军道:“多年的宿敌就在眼前。他们蔑视我们黄金家族,称我们为蛮族,将朝贡的使者赶到长城以外,把我们的先祖钉在木马上,剥了先祖的皮,虐杀后喂狗。现在,我们的长矛已经抵住了敌人的胸口。俺巴孩汗临终的时候说,即便磨破了指头、失去了手指,也要为他报仇。现在,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刻到了。我们蒙古人,除了俘虏和囚犯,没有人到过长城以内。现在,我们要作为胜利者翻越曾让我们感到屈辱的长城。不见中都,就绝不要想着回不儿罕山。全军团结一致,越过居庸关,报仇雪恨,让先祖的灵魂得到安息。不要抢功,全军团结一致对敌。不要在乎名利和性命。明天,我们每个人都要翻越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