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宿命对决(第3/5页)

不久,天亮了。多亏者勒蔑彻夜守护,成吉思汗终于有了精神。他看到地上的血迹,大惊,从侍从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为什么不吐得远一些?”

听成吉思汗如此问,者勒蔑答道:“若是在下走远,必然离开大汗,大汗在此期间万一有闪失……匆忙间也有一些没吐出来,咽进了肚子里。”

成吉思汗又问:“那你为何扔下重伤的我,几近全裸只身前往敌军营帐?这难道不是无谋之举?”

“您说得对。但为了给您润润嗓子,别无他法。解掉身上的武装,裸身前往敌营,万一被捉到,便可谎称是去投降。”

成吉思汗为者勒蔑的想法和忠诚感动,道:“你的大功,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这是成吉思汗自泰亦赤兀部逃脱之后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机。此后的第三天早晨,风向再次发生变化,转而对成吉思汗和脱斡邻勒有利。又因为大量使用金军的先进兵器,成吉思汗的军队变得势不可挡。他们的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强,长枪更长,钢制的铠甲坚牢无比。

因为成吉思汗受伤而一度士气萎靡的士兵,得知成吉思汗依然健在,变得越发奋勇。

第三天下午,战况已经非常明显:札木合的军队开始溃退,成吉思汗和脱斡邻勒的联军则开始乘胜追击。

如果两军实力相当,从敌后突袭便能取得优势,更何况现在札木合军是主动溃散,将自己的弱势展示给敌方。

札木合军原本便是乌合之众,一旦战况不利,便会马上四处逃散。不亦鲁黑的乃蛮部逃往纳忽一带,而蔑儿乞和斡亦剌两部则逃往贝加尔湖方向,泰亦赤兀部则逃向了斡难河上游。

部队失去统一的指挥,四散的札木合军遭遇成吉思汗的追击部队后,迅速被全部歼灭。只有那些镇定团结的部族,才得以逃脱。

成吉思汗一路追到泰亦赤兀部在斡难河上游的营地,捉住了他们的首领塔儿忽台。

“我不会马上将你杀掉。当年你那般折磨和侮辱我,现在我也要让你尝尝被折磨和受侮辱的滋味。”说完,成吉思汗令人给塔儿忽台戴上枷锁,示众后处死。

男子被处死,女子则充当了奴隶。只有一个被遗弃在泰亦赤兀部营地上、叫做阔阔出的小男孩活了下来,诃额仑将其收为养子。至此,她已经收了四个养子:阔阔出、曲出、失吉忽秃忽和博尔忽。

此次战争,泰亦赤兀部覆灭。

成吉思汗查问是谁用利箭伤了他。锁儿罕失剌带着一个年轻人走出队列。这个年轻人尖下巴,长相精悍,眼睛炯炯有神。

“是我射伤了大汗。您若想报仇,将我杀掉,我不会有一句怨言。但是大汗如果饶我一命,今后我将为大汗赴汤蹈火。只要您一声令下,哪怕有千难万阻,我也毫不畏惧。”

成吉思汗被他的直率感动,道:

“本来可以隐瞒,你却勇敢地站了出来。以后你就改名为者别(蒙古语为箭的意思)吧。”

日后,者别成为成吉思汗麾下“四狗”之一。

在阔亦田一战中一败涂地的札木合,不得不承认自己与成吉思汗之间渐渐扩大的差距。

不知不觉间,成吉思汗已经成长为一股最强大的力量,札木合仅凭一己之力已经无法与之抗衡。不管是声望、财富、治军之道、为政之方,成吉思汗都已经远远凌驾于札木合之上。但是,札木合绝无因此而向成吉思汗屈膝之意。只要活着,他就要和成吉思汗一争高低。

从他们结为安答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势不两立。从少年时交换信物开始,他们三次重申安答之约。与其说是为了加深友谊,不如说是在确认对方的实力。

在联手消灭蔑儿乞之后大概一年有余的时间,他们在一个营地上共同生活。从那个时候起,札木合便决心要消灭成吉思汗。只要有成吉思汗在,他便无法成为草原之主。消灭了成吉思汗,札木合便有自信让塔塔儿、克烈以及乃蛮等部服服帖帖地归顺自己。翻越长城,与长城那边的金、宋兵戎相见也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梦想。但是,只要成吉思汗在,他的这些梦想终究不过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