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宗登基:乱世小皇帝(第2/3页)

当时没有人想到,天子随口说出的这句话竟然会一语成谶。

只过了一个夏天,懿宗就病倒了。

七月十六日,懿宗病情突然加重。和宣宗临终前一样——帝国还没有确立储君。这样一个时刻,无疑再度为宦官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这一次,上场的宦官是左右中尉刘行深和韩文约。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懿宗的第五子普王李儇身上。因为李儇这一年刚刚十二岁,很适合做他们的傀儡。

十八日,刘行深和韩文约以皇帝名义下诏:立李儇为皇太子,监理国政。

十九日,懿宗李漼在咸宁殿驾崩。同日,李儇登基,是为唐僖宗。

懿宗一死,韦保衡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九月,被韦保衡打压已久的政敌开始报复,纷纷对他发出指控。韦保衡旋即被贬为贺州(今广西贺县)刺史;一个月后,再贬为崖州澄迈(今海南澄迈县东北)县令;几天后,就被新天子赐死了。

与此同时,路岩的下场也和他如出一辙,先是被贬为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次年正月,路岩刚走到江陵(今属湖北),新天子就追诏削除了他的官爵,改为流放儋州(今属海南),几天后也被勒令自尽,家产全部抄没,妻儿充为官奴。

当十二岁的李儇被懵懵懂懂地推上皇帝宝座时,他肯定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荣膺了两项本朝之最。其一,他是大唐开国二百五十余年来年纪最小的皇帝;其二,他登基之时,正是帝国形势最严峻、忧患最深重、社会矛盾最尖锐的时刻。

疲惫不堪的帝国马车正在朝着万丈深渊奔驰,可小皇帝李儇却对此一无所知。他一边兴高采烈地握着手中的缰绳,一边东张西望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虽然帝国是老的,可在小皇帝眼中,属于他的江山却是簇新亮丽、多姿多彩的。

从当普王的时候起,李儇就是个贪玩好动的孩子。他有一个朝夕相随的玩伴——宫中马房的宦官田令孜。随着李儇的登基,原本地位低贱的田令孜就摇身一变,成了位高权重的枢密使。

直到此刻,左右中尉刘行深和韩文约才发现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他们完全忽略了这个小小的“弼马温”,所以他们拥立李儇的行动等于是在替田令孜做嫁衣。

小皇帝李儇即位后,就尊称田令孜为“阿父”,把政务全都扔给了他,然后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各种游乐当中。

阿父田令孜虽是弼马温出身,但读过一些书,粗通文墨,加上人比较聪明,所以就当仁不让地当起了帝国的幕后推手。他大权独揽之后,便大肆卖官鬻爵,招权纳贿。他想封什么人当什么官,从来不需要通过天子,更不用跟宰相和百官打招呼了。为了体现自己跟小皇帝的亲密无间,田令孜每次去见天子,必亲自带上酒食,一边和天子开怀畅饮,一边神侃海聊,以便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和皇帝毫无君臣之分,更像是一对忘年交。

小皇帝继承了他父亲的秉性,喜欢跟乐工、优伶厮混在一起,所赏赐的金钱动辄万计,宫中的库藏很快告罄。田令孜就帮小皇帝想了一条生财之道,让他派宦官去长安东西两市中搜刮商人的货物和财宝。小皇帝依计而行,果然财源滚滚。有人不服上告,田令孜就命京兆府把告状者抓起来乱棍打死。

对此,宰相和百官也都噤若寒蝉,没人敢站出来说话。

面对无知贪玩的小皇帝和一手遮天的田令孜,人们只能仰天哀叹——

大唐的气数尽了。

就在小皇帝即位的第二年,亦即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十二月,各地的加急战报就雪片般地飞进了长安。

天德军(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奏报:党项、回鹘军队入侵边境。

感化军(治所徐州)奏报:庞勋余党四处劫掠,州县无法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