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思东山再起(第3/4页)

给武三思提供助力的第二个女人,就是唐朝历史上的著名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高宗时期的宰相、著名诗人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黜武后的诏书,事败后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随母亲郑氏一同配入掖庭为婢。虽然身份和地位一落千丈,但郑氏还是没有放松对上官婉儿的培养。在她的精心调教下,上官婉儿从小就熟读诗书,博涉文史,而且工于文词,明习吏事,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受到武曌赏识,被免去奴婢身份,专门掌管宫中诏命,从此步入政坛。上官婉儿天生聪慧,而且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很快成为女皇武曌身边最得宠的女官。但是人总有疏忽的时候,有一次上官婉儿不知何故触怒了武曌,论罪当诛,差一点就被砍了脑袋,所幸武曌惜其才华,赦免了她的死罪,只在她额上刺了一个印迹(黥面)以示惩戒。

上官婉儿犯错的具体事由史书无载,但是民间却长期流传着一个颇为香艳的八卦故事。说的是武曌晚年公然宠幸二张,云雨交欢也不避宫人耳目,上官婉儿因职务之便出入女皇寝殿,每每在无意中撞见A片的现场直播,刚开始自然是又惊又羞掩面而走,次数多了就不免春情荡漾浮想联翩。后来,婉儿便与张昌宗开始眉来眼去。有一天,两人正在一处僻静所在打情骂俏,女皇武曌突然出现。暴怒的武皇二话不说,抽出一把金刀刺向上官婉儿,当即割伤了她的左额,同时厉声咆哮:“汝敢近我禁脔(男宠),罪当处死!”

二人吓得面无人色,慌忙跪倒在地,拼命求饶,张昌宗更是替婉儿百般求情,武皇最后悻悻作罢,赦免了婉儿。虽然免于一死,但是那块伤疤却从此留在了婉儿的额上。为了掩盖伤痕,聪明灵巧的婉儿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没想到这朵遮丑的梅花却让她变得更加妩媚。宫女们皆以为美,遂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从此这种“红梅妆”便渐渐流传开来,成了唐朝女性特有的一种时尚。

从此以后,上官婉儿更加小心谨慎,处处曲意逢迎,总算挽回了武皇的欢心。自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起,年迈的武皇又让上官婉儿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上官婉儿从此专秉内政,权势日盛,人们纷纷称其为“女中宰相”。

中宗即位后,看上了婉儿的美色和才华,遂将其纳为婕妤,仍旧让她专掌诏命。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上官婉儿开始替武三思穿针引线,频频寻找机会让他出入宫禁,与中宗夫妻交流思想,培养感情。

上官婉儿凭什么帮武三思呢?

原因很简单,早在武周时期,婉儿就是武三思的情妇,所以这个忙她肯定要帮。

就这样,通过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的引荐,武三思就像一条鱼一样游到了第一家庭的身边。这时候,又一个女人热情地接纳了他。

她就是当今大唐的第一夫人——皇后韦氏。

中宗李显接纳武三思,是出于箝制五大臣并巩固皇权的考虑;而皇后韦氏则是因为武三思的到来可以给她的后宫生活增添一些新的情趣。

神龙元年的春天里,武三思频频造访第一家庭。他经常和韦后玩一种叫“双陆”的博弈游戏。李显在的时候,就主动在旁边替他们计算输赢的筹码,三个人时常响起一阵阵的欢声笑语;而如果李显不在的时候,韦后就会很自然地与武三思玩起了另一种事关云雨的游戏。

后者才真正引发了韦后的激情。

在每一度酣畅淋漓的云雨之后,韦后都会洋洋自得地发现——自己又拥有了一种与女皇武曌相同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