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后宫春色(中)(第2/3页)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小多子似乎好久没有这么喊过了,倒是显得格外兴奋。

“众爱卿,一别近月,一切可安好。”我笑盈盈的问道。

“谢皇上关心,臣等一切安好。”众大臣,齐齐回答道。

“近日朝中可有大事发生?”虽说我昨日私下召见了几名大臣,可那是秘密行为,并不想让所有人都知晓这件事情。三国反叛,陶迁等人已经将此事积压了下来,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

“启奏皇上,微臣有事启奏。”工部尚书徐良,第一个站出来。

“准奏。”我挥了一挥衣袖,看那家伙走了几步,腿伤已经好了。

徐良双手持笏,微微一躬身道:“皇上,黄河堤岸整改,已经于半月前正式开始动工了。动工之时,百姓欢腾,直直朝着京师方向朝拜,叩谢天恩。”

“好,好。”黄河堤岸整改,可是我上台后的第一项庞大的利民工程。虽然短期内收不到效果,然而一旦竣工之后,黄河水灾将会大幅度减少。在使得两岸百姓生活安定外,也能间接的促进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徐良又道:“京郊码头和船厂,也在如火如荼的建造之中。微臣秉承皇上的意思,丝毫不敢松懈这两大工程。预计能比计划提前半月完成。另外,新型海洋战舰的设计,也颇有成效,屡屡有所突破。”

“徐爱卿办事,朕真是十分的放心。”我又笑了起来,一大清早起来,便听到了这几个好消息。顿时把那三国反叛的郁闷心情,驱散了不少。

“皇上,微臣也有事启奏。”忽而,又是一人站了起来。那声音让我一听,心中顿时一喜,那人便是久未见的陶莹莹。由于她官阶不高,站的位置靠后,刚才我还找了她老半天呢。

“原来是子英啊,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朕么?”我对她笑了一下,同时观察着她的表情。岂料,却出乎我的意料,她的脸色没有半丝半毫的变化。

陶莹莹又上前一步,微躬身道:“回禀皇上,子英已经准备好了农耕用品和种籽,想请皇上亲自监督执行,另外,为了公允起见。子英特地在户部,找了一块产量低下的贫脊土地。”

我精神一振,民以食为天。若莹莹真的能解决粮食产量,并且脱开大量壮丁双手的话,她将是大吴皇朝功劳最大的一名官员了。

“准奏。”我立即挥手道:“午后便去,各部尚书,以及各位内阁大学士们,都随朕一起去看看子英的成果。”

“谢皇上恩准。”陶莹莹一听到这事落实之后,才微微露出了一丝满足的笑容,退到了群臣之中。

“皇上,微臣有事要奏。”

“皇上,微臣有事要奏。”

……

本该在午前结束的朝政,直直到了午后。我是实在受不了肚皮的饥饿,只得叫了暂停,一些事情,明日再议。妈的,出去旅行休假了一趟,回来的时候竟然有这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等局势再稳定一些后,该是将一些闲散权力发放下去了,我则当我的逍遥皇帝去。要不这样,我怕活不过六十岁。

与莹莹和一群大臣们在御膳房用过膳后,我们一行人换过了便衣,径直往京郊农地行去,时间不长,便抵达了京郊农地。可惜,这一路任凭我怎么对陶莹莹挤眉弄眼,她都是对我冷冷淡淡的。

直到到了农地之后,陶莹莹才露出了激动的神色。那是一块刚刚把杂草割除掉的农地,似乎已经荒芜了好些年的样子。我让刘胖子招来路过的老乡询问了一番,都说这块地太瘦,种不出好庄稼来,是以已经荒废了好多年了。

陶莹莹早已经雇好了几名农夫,每一名农夫,推过来一个奇怪的木制小车子。那小车子长得怪模怪样,实在想不起这是干什么用处的。

“诸位,这是我发明的脚踏犁。”陶莹莹指着那小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