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傅常:生于四川省潼南县。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时任第二十一军参谋长,为刘湘的重要幕僚。

乔毅夫:生于四川省绵竹市。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刘湘的驻省外代表及重要幕僚。

张斯可:原名张再,斯可是字,生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刘湘的重要幕僚和驻外代表。

钟体乾: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刘湘的重要幕僚,刘湘出川后,由他代行川康绥靖主任一职。

邓汉祥:字鸣阶,生于贵州盘县。曾是刘湘帐下必不可少的重要谋士,刘湘出川后,四川省政府主席一职由他代行。不过刘湘对他采用了“疑而重用”的态度,是五个核心谋臣中唯一受到监视的人。

宋哲元:字明轩,生于山东乐陵市。原西北军宿将,第二十九军的领导者,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张群:生于四川省华阳县。新政学系中仅次于杨永泰的核心人物。入川前,历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军委会秘书长,擅长外交谈判和政治斡旋。

顾祝同:字墨三,生于江苏省涟水县。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步科,为人通达,关心士卒,有军中圣人之誉。

王缵绪:字治易,生于四川省西充县。刘湘的部将,曾受到刘湘的怀疑和监视。刘湘死后,他积极进行活动,一心想继承刘湘的军政职务。

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给刘湘推荐了一位救火队长。

不是别人,正是陈诚。

刘湘对陈诚不仅久有戒心,还向无好感。但这个时候前线新败,一片纷乱,自己又鞭长莫及,确实希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帮他收拾整理。

在赴武汉治病之前,刘湘曾寄望于设在芜湖的第七战区长官部代劳。可惜被他派去组织长官部的人实在太过窝囊,见广德丢失,日军又在继续推进,一时丧魂落魄,连芜湖也不敢待,就坐船跑去了武汉,被外界笑话成“刘长官病了,长官部也病了”。

刘湘的手下逃到武汉,陈诚却始终坐镇芜湖,为将胆略一看便知。在这种情况下,刘湘只得同意陈诚出任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以便先将川军从险境中捞出来要紧。

陈诚做事雷厉风行,上任后即审时度势,撤销了合围泗安的命令,并以刘兆藜第146师为后卫掩护,将川军全部撤往淮南。

脱离危险之后,他亲自主持会议,对参战将领逐个进行奖惩。

郭勋祺、刘兆藜自然是记功升职,就连田冠五,因在奉刘湘之命合围泗安时作战勇猛,也得到了“记名师长,遇缺先升”的嘉奖。

有奖必有罚。潘文华首当其冲,以“作战不力”被停职,第147师师长杨国桢、在广德失守上负有责任的刘汝斋等人都受到了撤职查办的处分。

陈诚赏罚令一出,在川军中大得人心。

大部分川军军官跟着刘湘排斥“外来势力”,说一千道一万,不过是攀龙附凤,借以求个好前程罢了。现在好了,只要你肯在战场上出力流血,就能往上升,反之则降,对于职业军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受欢迎的了。

对此最感不安的自然非刘湘莫属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对川军的掌握和维系将越来越弱。

事实也是如此,在撤到淮南后,第二十三集团军就接受了江防和阻击芜湖之敌的任务,而这些任务的授予人并非他刘湘。

与刘湘一样沮丧的尚大有人在,比如北方的邓锡侯、孙震、李家钰。

邓锡侯和孙震的军队长期驻扎于曾经“三不管”的成都,军纪原本就不好,出川抗战后,因一边想着“打日本,要纪律好”,一边以为可得到充裕补给,所以沿途行军时比较自觉,也很注意维护川军的形象。

川军在北方没有配属兵站,第二战区便给邓锡侯发放了一笔兵站费,另外还有一批胶轮车和大车,成为他在粮草不继时的心理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