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真命天子(第6/14页)

这边刘从云继续唾沫横飞地进行点评:“督办的相貌,隆准凤目,实乃帝王之姿!”

相完了面,他又论起了风水,说刘湘的祖坟怎样怎样,不得了啊,预示着后代要出皇帝。

刘从云特地申明,他从未去过刘湘的老家大邑。

你没去过,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刘从云说,他有“慧眼”,足不出户,不管千里万里,一律可以尽收眼底。

听到这里,刘湘那个激动啊,因为他觉得刘从云太神了。

父母去世后,刘湘为选择坟地,曾请教一位阴阳先生。这位先生说,大邑鹤鸣山是张道陵、张三丰两位天师得道成仙的圣境宝地,若将坟地建在那里,必能福荫子孙。

刘湘依言而行,可是不久他的一个孩子便夭折了。刘湘夫妇异常悲痛,这时另一位阴阳先生给他分析:“鹤鸣山是道教仙山,人张天师的领地,能随便动土吗?公子夭折,实乃天师之罚也。赶快搬吧,不搬还不知道会出多大的祸事呢。”

刘湘深以为然,便让这位先生给他另觅福地,最后迁葬于响台山。

响台山确实不赖,每当晴天傍晚,峡口便与八面来风互相振荡回应,宛如锣鼓齐鸣之仙乐,你要说这风水再不好,恐怕就找不出好的了。

刘湘对刘从云佩服之至,当下就拜在刘从云门下,尊其为老师,并聘任其为督署高等顾问。

诸葛亮打动刘备,还需要“隆中对”,刘从云仅凭一双“慧眼”就搞定一切,成了刘湘身边的“神仙军师”。

我们熟知的诸葛孔明向有两种形象,一种是正史传记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家,一种是民间演义中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人。刘从云版的诸葛孔明属于后者。

他早年就是个算命先生,靠摆八字摊头,给人算命拆字维生,邪门歪道的东西知道不少,比那个纯属业余玩票性质的王篾匠可要专业多了。

刘从云入幕不久,刘湘家就出了事,他弟弟患重病死了。

刘湘赶紧找来军师,刘从云掐着指头给算了一卦,然后很肯定地说:“看来可能是老太爷、老太娘的阴宅出了问题。”

刚刚夸说祖坟好,祖坟就又不行了,刘湘着实有些不信。可是军师既如此说,那就一道回家看看吧。

到了响台山,刘湘简直就要给刘从云来个倒头下拜了。

不是神,是太神了,原来的“仙乐”已不复存在,试问这风水还能好得了吗。

问当地百姓,原来是近年来响台山挖土烧砖,环境被破坏了。

再迁坟,这次刘从云亲自操刀。半年后,他在江油县找到了一块所谓的宝地。

不用再动了,那就是最后的风水宝地,刘从云正经八百地告诉刘湘:“拥有这块阴宅,日后钧座(指刘湘)必有九五之尊。”

此后,刘湘的事业和运气果然腾腾腾得直往上蹿,想慢都慢不下来了。有史学家考证,说刘备三顾茅庐,可不光是求贤若渴。事实上,诸葛亮并非我们想象的那种布衣百姓,他与荆州士族豪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时的刘备还是个外地人,正需要削尖脑袋挤入本地圈子。

同样,刘湘选定刘从云做自己的“神仙军师”,也不仅仅因为刘从云能掐会算。

对刘从云来说,相个面啊,看个风水啊,已经属于业余兴趣了,他的主业是做“教主”。

早年间,刘从云确实摆过算命摊子,可那年头做这行当的人太多了,大家争抢的结果,就是把生意和利润都越摊越薄,渐渐地连糊口都变得极为困难。

还好,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不幸中的万幸,刘先生又发现了另一条致富捷径:传道。

在这方面,刘从云可称得上是个人才。他那个道叫做“孔孟道”,又称“一贯先天大道”,创自于清末,刘从云执掌后,该教信徒已蔓延至四川许多地方,当然绝大多数是偏僻农村。原因很简单,农村人见识不广,比较好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