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六大轰炸”(第2/3页)

[12]

1950年2月6日,上海遭受了国民党飞机最猛烈的袭击,史书称为“二六大轰炸”。官方记载的情况是:“1950年2月6日从中午12时25分到下午1时53分,国民党出动飞机4批17架(机种:B-24型12架、B-25型2架、P-38型1架、P-51型2架)投弹约48枚,对上海市区进行了狂轰滥炸。杨树浦美商上海电力公司(今杨树浦发电厂)及其附近落弹12枚,炸伤该电力公司职工30人,死亡26人,炸伤解放军战士21人,死亡2人,炸毁房屋40余间,发电厂锅炉大部分被损坏。南市华商电力公司(今南市发电厂)及其附近落弹12枚,损坏电厂一部分变压器,炸伤该公司职工4人,死亡2人,损坏民房120间,炸伤警卫战士3人,伤连长1人,炸伤市民77人,死70人,失踪战士1人、市民4人。重庆南路法商电力公司(原是柴油机发电厂,后并入南市发电厂)及其附近落弹13枚,炸伤市民700人,死亡470人,毁坏房屋1000多间。闸北英商电力公司(今闸北发电厂)及其附近落弹8枚,1号锅炉全部炸毁。吴淞镇落弹3枚,炸伤市民24人,死亡13人,毁坏房屋20多间。以上总计:5处发电厂及其附近被轰炸,供电量从25万千瓦下降到4千千瓦;伤亡、失踪市民、职工、解放军干部、战士共1448人(其中伤860人,亡583人,失踪5人);毁坏房屋共1180多间。财产损失未统计数字。”[13]

这次轰炸的重点是上海杨树浦发电厂。杨树浦发电厂当时属于美国商人经营的上海电力公司,早期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民国初年,工部局在杨树浦路黄浦江边建造新电厂,占地三百余亩,安装了汽轮发电机及锅炉设备。1925年,杨树浦发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2万千瓦,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1929年,工部局电气处将其全部资产及经营权以8100万银元的价格转让给美商,更名为上海电力公司。到20世纪30年代,杨树浦发电厂已拥有锅炉30台,汽轮发电机15部,发电量约19万千瓦,占上海总发电量的80%。上海解放后,由于经济封锁,燃油的进口断绝,造成发电困难。上海市人民政府命令当时仍属美商的上海电力公司将燃油锅炉进行改造,恢复烧煤发电,以维持上海工业和民用所需用电。[14]

2月6日的轰炸使杨树浦发电厂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3月,英国籍管理人员行政副总裁亨脱(Willam Hunter)、厂长顾问帕礼司(Clifford Please)和行政主管退脱(George Tate)向上海市政府提交《上海电力公司1950年2月国民党飞机轰炸杨树浦发电厂之报告书》,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轰炸造成的具体结果。

杨树浦发电厂

二六大轰炸后的杨树浦电厂

《报告书》称:“下列事项可说明,此次杨树浦发电厂之被炸确系蓄意及有预谋之行为:

①空袭时气候及视线极佳,来攻击之飞机由地上可用人目清楚见到。

②至少有飞机两架参与发电厂之轰炸。

③杨树浦发电厂有15架高烟囱,集中在一较小地区上,其中一具高达350英尺,此外电厂之西贴邻有5座能容11万桶燃油之油箱,可以作为无可错误之轰炸目标。

……

⑥在共约14枚炸弹中,有10枚系投掷在上海电力公司之资产上,其余投掷在发电厂南北之50码距离内。”

根据事后的调查和《报告书》中附录的英国籍技术人员培卡、李嘉杰、曼敦、麦克莱及中国管理人员冯国祥的证词,杨树浦发电厂的损失为:

杨树浦发电厂工人灭火救灾

被炸房屋建筑:1、2、3、5号锅炉间,涡轮机间及给水泵间,办公室,循环排水渠,铁匠间和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