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煌煌汉威(94)(第2/3页)

而第二个好处,就是大量资金的涌入。那些燕国以前的大地主们,因为大汉的国策不允许个人拥有大量的土地,他们不得不按照国家的规定,向国家出售自己的土地,得到的大量资金无路可去,便只能投到商业之上。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得商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可也让商人们拥有了充足的流动资金,不少不通经商的大地主们,更多的是选择了入股那些大商号,每年坐享分红利润。

总之,大汉的一切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在欣欣向荣,处处爆发出勃勃的生机。

这,便是一路之上行来,给董壮最直观的感受。

董壮,一个月前,刚刚从东三郡返回。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第一军第三师陈斌麾下,是战斗营的一名营长。

而两年之前,他还是前燕国新军的一名普通一兵,渔阳一战,燕国新军败于征东军之后,他当了俘虏,被押送到河套地区,也就是这一次当俘虏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被现在的上司付晓看中,成了征东军的一名士兵,而后随着征东军在河套,在东胡,鏖战两年,一路积功升了上来,现在已经成了一名统率上千名士兵的野战营长。

他本是天河郡人,将部队安顿好,处理好一应公务之后,便向上司告了假,带着十名卫兵,一路马不停蹄地飞奔向家乡。

鲜衣怒马,气势如虹,与当年凄凄惨惨戚戚因为吃不饱饭而投军相比,何止天壤之别?一朝发达,如不能荣耀回乡,岂不是如同锦衣夜行么?当年的董家,因为儿女众多,是董家庄最为穷困的人家之一,董壮这一次回乡,亦是存了扬眉吐气的心思。

吁!董壮一勒战马,马儿长嘶声中停下了脚步,身后十名护卫亦同时勒马,这都是他的亲兵,一齐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精悍之师,彼此之间的配合亦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程度,彼此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

“老大,怎么啦?”一名护卫策马上前,看着董壮,从对方的眼中看到的是无尽的迷惑。

“我,我好像迷路了!”董壮喃喃地道,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迷路?”护卫张大了嘴巴,“老大,你别家也不过两年吧,怎么就认不得回家的路了?”

董壮挠了挠头,指了指远处道路的尽头,“我记得以前这里是一条烂泥巴路直通董家庄,而我们董家庄也是著名的穷庄子,都是一些茅草屋,烂七八糟地,可现在你看,那哪里像我的家乡?”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路的尽头,是一排排青砖瓦房,排列整齐,哪里有以前老大给他们描绘的凄惨之相?众人眼里都是露出迷惑的神色,“老大,你以前是说笑话我们听吧?”

“屁!”董壮怒道:“我是信口开河的人么?当初就是因为家里人多,我胃口又大,我一个人吃得,顶得上好几个人的口粮,这才不得不去当兵。”

“去瞧瞧,问一问不就得了!”另一名卫兵道。

“走,去看看!”董壮一勒马缰,缓缓策马向前。

道路的两边,庄稼已有半人深,虽然天空之中烈日当头,但这些庄稼却依然精神得很,究其原因,不外乎便是在道路的两侧,各有一条沟渠一路延伸向远方,沟中沽沽流动着清澈的水,每隔一段路,便有一道口子分出一条细细的水流出去,灌溉着沿途的庄稼。

愈向前走,便越有一些熟悉的场景出现在董壮的眼前,旧日里一幕幕涌上心头,手无意识地带着马缰,马儿亦越走越慢。

“老大,真得不是啊?”身后一名护卫问道。

“不,应当是的,应当是的。”董壮喃喃地道,他现在已经能肯定这里就是他的家,生于斯长于斯的董家庄,只是两年时间过去,董家庄与他一样,同样变得让人不敢相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