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煌煌汉威(65)(第2/3页)

看着这群人离去,老头的儿媳妇仍然有些战战兢兢地走了过来:“公公,这真是咱们济原县的县尊大人吗?”

老头的眼睛有些迷茫,半晌才道:“这老天爷真是开眼了呐,给咱们济原派了这以一个好官儿来,以后的日子可有奔头了,刚刚他说他们是大汉国?”

“嗯,公公,他还说,他们大汉国的官儿都是这个样子呢,还让咱们不要吃惊。”儿媳妇低声道。

“大汉国,大汉国!”老头喃喃地道:“希望以后一直是大汉国管我们吧,大魏的官儿,还是不要回来的好。”

道路之上,护卫看着边走边揉肩膀的李伟民,笑道:“大人是读书人,这下子可要吃些苦头了。”

李伟民摇摇头道:“年少是常做的,多年不做,倒真是不行了。”

“大人可真是高明,这一来,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多久就会在济原传开,尽收人心,简直就是小事一桩。”护卫赞叹道。

李伟民停下了脚步,“今日这事儿,倒不是为了什么人心,看到这一家,我只是想起了我少年时的往事而已,这济原,像这老头一家的情况只怕不少,回去之后,要尽快地做一个统计出来,县乡都要想办法组织起一些人去帮着这些人种田,免得误了春耕。”

李伟民回到济原县已经是三天之后的事情了,这一趟下乡,他整整去了大半个月,好在县里的主薄,县丞都是从辽西抽调过来的,业务娴熟,县衙事务倒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只是累积了大量的公文需要李伟民批复。

刚刚踏进衙门大门,看到李伟卫的主薄全黎已是如同看到救星一般迎了上来:“大人,您可回来了!”

“有什么急事么?”李伟民摊开手笑道:“县里这些事,还有你全主薄处理不了的?”

“如果仅仅是公务也就罢了,是魏国派来的那个县令到了,天天到衙门来坐着,问东问西,还想插手县务,烦都烦死了。”

李伟民眉头一皱,“这么不识相?”

“还在里头坐着呢!”全黎指了指县衙大堂,小声道。

“走,瞧瞧去,是何方神圣,让他们来是汉王给他们面子,识相的话就好好地一边呆着,少不了他吃喝,要是不识相,瞧我不整治死他!”李伟民哼了一声道。

全黎顿时喜笑颜开,这位李县令可不是那些读死书的呆子,少年时千里流亡,啥没见过,手段辣着呢。“您先不洗洗去,这样子可真是有些失礼呢!”

“你刚刚不还说公务一大摊子事么,洗澡有什么着急的,先将手头上的事处理了再说。”李伟民大步向着县衙大堂走去。

县衙大堂的两边便是主薄与县丞,县尉等的衙房,此时这些地方都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就在全黎去迎接李伟民的这一会儿功夫,在他的押房之外,已是等了好几个人,倒是大堂,空无一人,因为李伟民不在,这里也就冷清下来,走进大堂,李伟卫一眼便看见一个穿着大魏县令官服的中年人,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哪里,白白净净的一个家伙,大堂内除了此人现他身后站着的两人,再无旁人。

“李大人,这位是丁俊康丁大人!”全黎笑着介绍道:“是从魏国大梁来的。”

“嗯!”李伟民点点头,向着那个正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自己的丁俊康一拱手道:“在下李伟民,现暂为济原县县令,丁大人远来辛苦了。”

丁俊康眼中露出讶异的神色,眼前这个浑身泥浆,满脸黝黑的家伙,竟然就是大汉国派在济原县的县令么?

“李大人,这是……”他一脸疑惑地看了一眼旁的全黎,显然有些怀疑。

“哦,本县刚刚下乡去视察了一下春耕情况,失礼了!”李伟收淡淡地解释了一声,“关于丁大人的事情,我大汉已经下了公文,本县也知道了,这济原县衙丁大人哪里都可去得,不过丁大人如果要出去,最好是带上县里的护卫,免得有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