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刘黑闼反唐(第3/19页)

幽州总管李艺(原名罗艺,也曾割据一方,之后归附李唐,被李渊赐姓李),也曾与窦建德的夏军打过交道。

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何况他们俩呢。

公元622年,李神通一如既往地雄赳赳气昂昂(每次出征他都如此)和李艺一起率关内兵,在冀州募得五万士兵后,前往饶阳,在饶阳城南,与刘黑闼的叛军相遇。

李神通是个永远高估自己、低看别人的人,这次依然是。

“这些贼寇,活不过今天!”他说,一脸鄙夷。

李艺嘴里说不可轻敌,不可轻敌,可在西边布完阵,来到东边,看到与李神通所布的阵连成一片,十余里连绵不断时,也轻视起刘黑闼来。

“李将军,看来,咱们很快就能收兵回京喽!”

“可不是吗?这次,本王要让那贼寇知道我淮安王的厉害!”李神通说,“可惜那窦建德死了,如果活着,同样会栽倒在本王手里!”

李神通说完,还使劲咳出一口痰,向刘黑闼布阵的方向吐去,只狠那痰不能吐到刘黑闼或夏军脸上。李艺强忍住笑,他知道,李神通还在为当初被窦建德抓住,做了俘虏而耿耿于怀。

“看看!你看看!”李神通脖子一抻,嘴一歪,“你看他们布的那阵,还不如扎些稻草人放在那里冒充士兵呢!”

李艺大笑起来,可不是吗?唐军布阵十余里,一个挨着一个,而那刘黑闼呢?因兵力不足,无法排长阵,面对唐军的长阵,只能背靠城南的长堤,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图与他们的长阵相抗衡。

如此对手,他们不轻视都不行。

“本王倒要看看,哪些活得不耐烦的,不长眼的,要和本王作对!”李神通看着对面夏军方向,眼神里尽是不屑。

李神通在征战刘黑闼的出征路上便想好了,此次他一定要赢,而且要赢得好看,大赢。即便是那刘黑闼和他那些叛兵举旗投降,他也不管,非把他们全部杀了不可。

可是,现实远没有理想那么美好。突如其来的风雪弥漫,打乱了李神通和李艺的作战计划。

“李将军,我们还是就地休息吧,等风雪小点再出击!”李艺从他的西边,骑马跑到东边,虽然被风雪迷得睁不开眼,还是大声对李神通说。他之所以亲自骑马和李神通沟通,就是怕他轻举妄动。

“看看再说!”李神通不悦道,“这鬼天气!”

李神通嘴里骂骂咧咧的,打窦建德的残余,他恨不得即刻出击。可天气像是在帮着刘黑闼和他作对,一直处于逆风,无法出击。

好在过了半个时辰,风向变了,他们处在了顺风处。

“天助本王也!此时不出击,又待何时?”李神通兴奋道。

兴奋过度,也怕风向又发生变化,李神通竟然没有通知西边的李艺,只向自己这边的唐军发动了出击命令。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冲出去没多远,顺风又变成逆风,他们的优势变为了劣势。

对送上来的唐军,处在顺风位置的刘黑闼,自然不会放过,向夏兵发出了出击命令,虽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有了“风”的帮助,劣势也就不明显了,再加上李神通带领的唐军求胜心切,不懂得避短处,竟然被夏军打得一团散沙,溃不成军。

李神通一看情况不妙,再次溜了。

(2)

再说西边的李艺,看到东边的唐军冲出去好远,这才慌忙出击。虽然风向不帮忙,但作战经验丰富、危急时不乱阵脚的李艺,还是打赢了刘黑闼的部将——西边布阵的高雅贤。

高雅贤见不是李艺的对手,急忙后撤逃跑。李艺率兵拼命去追。然而,追出好几里远,想和东边的唐军配合时才得知,东边唐军大败,兵马损失了三分之二。

“李总管!不能再追了!我们的人太少了!”李艺身边一副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