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江都事变(第3/9页)

他很愤怒,皇上可以丢下长安的一切,可他儿子才一岁多,妻子还年轻漂亮。如今,他们在长安生死不知,自己怎么能丢下他们不管在扬州?

一听首领都发牢骚了,其他人也就不顾忌什么了,纷纷说了起来。

“我还有年老的父母要养,不能不回去!我不回去了,我的老父亲,老母亲可怎么活啊?”又一个人哭喊起来。

说起父母,很多人都哭了起来。他们不知道,当父母知道他们不能回去后,该多伤心,多难过。

“我不在这里!我要吃我妈做的面条,我要吃我妈做的锅盔!”突然,一个声音喊。

面条和锅盔,让将士们越发骚动起来,他们似乎闻到了面条和锅盔的香味。没有什么比家乡的美食更能勾起大家的思乡之情了,这些正宗长安美味,在江都可是无论如何都吃不到的。

哭喊声更大了,有人还哼起了秦腔,慢慢地,整个驻地都响起了呜呜咽咽的,夹杂着哭声的秦腔。秦腔原本高亢激越,强烈急促,是扯着喉咙唱的,最后被他们压抑的声音唱出来后,越发的悲凉。

“我们跑吧!我们不干了!我们跑回长安去!”有个五大三粗的莽汉大声说。

带着哭声的秦腔戛然而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将目光看向首领。首领一直低着头,似乎在想着什么。

“谁愿意和我一起跑?”莽汉见首领没阻止他,又说。

一些人站了起来,另一些人也试试探探、犹犹豫豫地站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眼光始终没离开首领。

“跑?能跑得了吗?抓住了肯定是死!”首领总算说话了。他抬起头,看着大家。看着大家那充满期待的、可怜巴巴的眼神,叹口气说:“这样吧!如果大家相信我,我们就商量个计策,带大家回去。”

大家一听,能回家了,还不听他的吗?全都安静下来。此时的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头,一个能将他们带回长安的人。此刻对他们来说,不管谁做皇帝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家人团聚。

首领带着几个亲信,走到了一边,商量去了。

将近一个小时后,他们走了过来。首领的表情很严肃,他说,在他说出这个计策之前,大家要先饮血为盟,不管事情成功与否,都不能反悔,更不能背叛。

“好!都听首领的!”那位莽汉大声说着话,从腰间抽出一把刀,在手上划了一下,血流了出来。他用碗接了,一口喝光,然后抹干嘴角的血水,把碗摔在桌上,其他人也纷纷抽刀歃血。

首领让两个人在外面把风,然后把他的计划说了。

“不愿意参加的,可以不参加,可有一条,不能背叛大家!”首领说,声音不大,却很有威严。

“我们全都听首领的!”莽汉带头说了一声,大家纷纷迎合。

公元618年3月8日,在那个风景秀美的江都,几个禁卫军先后控制了隋炀帝和他最宠爱的儿子——十二岁的赵王。

隋炀帝被禁卫军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惊呆了。这种震惊,和他知道自己被长安的李渊父子轰下台一样。怔了很久后,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不能不认命!他的禁卫军都背叛他了,他还能依靠谁呢?

如今既然到哪儿都逃不掉一死,那就死在江都吧,死在他最喜欢的江都,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么一想,他镇定了下来。

“让朕有尊严地死吧!”隋炀帝说,怕别人不明白,又加了一句,“朕不喜欢溅血。”

就这样,一条白绫结束了隋炀帝的命,那禁卫军首领,用一条白绫,勒死了他。

那是公元618年3月,正是扬州春暖花开的时节。

三万禁卫军,之所以杀死皇上,除了为回长安,能活着见到自己的家人外,还因为他们在天下混乱之际,想推一个人上去,那个人就是隋炀帝的亲信,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