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宫廷政变(第2/19页)

如何让天下人服?如何让天下人忘记他是怎么坐上皇位的,成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拼命想要做的事。因此,自建隋以来,他们长存警戒之心,为了笼络人心,达到节俭保国、强国的目的,他们从自身做起,抛弃奢华生活,过得节俭而朴实,以求得心安,更希望老天饶恕。

曾经,突厥送给独孤皇后一盒价值不菲的明珠,她婉言谢绝,甚至还说:“如今戎狄屡次侵犯,将士征战疲劳,不如将明珠奖赏有功之士。”

曾经,他们的三子秦王杨俊因为生活奢侈,多造宫室而被他们关了禁闭。

他们用拿自己人开刀的做法,赢取臣民信服,并要臣民向他们看齐。这些做法确实有效,大隋上上下下胆战心惊,纷纷穿布帛,舍金玉,以佩戴铜铁骨角,住寒舍为荣。

然而,父母的做法,却令没什么心计,生性直率的太子杨勇感到很不能理解。历朝历代,哪个皇室的后宫没有华丽服饰,金银珠宝?哪个皇室会为一些治痢疾的胡粉而四下寻找不得?皇室的生活就是百姓生活的写照,皇室生活窘迫,百姓生活能好吗?这是杨勇的观点。在他看来,隋朝政治经济发展很快,想要保国,已经完全不需要靠“节俭”了。何况,天下都是他们杨家的了,百姓也拥戴他们杨家,为何还要装出一副穷酸相呢?大可不必。

杨勇觉得父母的做派很是虚伪,为节俭而节俭,没有意义。他不想装,他要过他想过的生活。可他怎么会知道,想要坐稳太子位,及至顺利继位,必须要“节俭”呢?他不知道,只有迎合了父母的做法,他的太子位才能保住。

因为不知道,所以他丝毫不懂得避讳。有一年冬至,百官齐去东宫朝贺,所带礼物丰盛之极,这让太子妃元氏很是不安,怕太子的张扬,引起皇上皇后的反感。于是便说:“殿下,皇上和皇后一向崇尚节俭,东宫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还带这么多礼物,如果被……”

太子杨勇不仅缺心机,还缺成熟,任性的他,根本无法忍受别人的劝诫,特别是这个劝诫还来自于他不喜欢,却被皇后硬娶给他的太子妃,他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

“这是过节!过节不就是要热热闹闹的吗?而且还要普天同庆才是。再说了,开国之初,百业待兴,节俭是应该的,可现在国家强盛,百姓生活富饶,这里又是东宫,难道还不允许热闹一点?我们是礼仪之邦,来这里还不兴送点礼吗?东宫要有东宫的样子,看看哪朝哪代的东宫会这么寒酸?”

太子杨勇将内心聚起的不满全都发泄了出来。

“可是如果……”

元氏还要说,杨勇一皱眉,一挥手,让她闭嘴:“真够扫兴的!本王不要你说教!”

“这是谁又惹太子殿下生气了呀?这么没眼色的,今儿可是个好日子!”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传来,接着,一位打扮妖艳,长相妩媚的女子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她在外面已经有好一会儿了,且听到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对话,心里一喜,走了进来。

她不怕元妃,她有太子撑腰。看到元妃,她只是轻轻一施礼便一摇三摆地走到杨勇面前,将那双玉手放在杨勇手上,像弹琵琶一样一划拉,娇声道:“太子殿下,不准皱眉哦,云儿今儿可还要给殿下弹首新学的曲子呢,云儿最近刚刚新学了一首曲子,想要弹给殿下听,殿下一定会喜欢的!”

杨勇被元妃惹怒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

“还是云儿知我心啊!不像那……”杨勇瞥了元妃一眼,在半偎在他怀里的云儿脸上拧了一把,云儿咯咯咯地笑了起来,肆无忌惮地。

“东宫今儿可热闹了!那张大人、李大人、王大人、杨大人……都来了!”云儿美滋滋地说,“还带了很多礼物呢。那王大人呀,带来的那翡翠,可是上等货色哦,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