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书生黎灏(第4/5页)

楚瀚和百里缎来到黎灏左首的空位坐下了。黎灏举起一只小杯,向二人道:“一杯薄酒,感谢两位相救之恩。”说着仰头喝尽了,将杯子递给楚瀚,旁边一个侍女趋上前来,在小杯中倒满了清澈透明的酒水。楚瀚在汉地喝酒时,都是一人一个杯子,各喝各的;越国规矩,却是只用一只杯子,轮流喝酒。楚瀚一怔之下,很快便明白过来,仰头喝干了那杯酒,又将酒杯递给百里缎。

但觉这酒气味香甜,入口微辣,酒气浓烈,乃是以糯米所酿的越国名酒“白酒”,与瑶族所酿的“黄精糯米酒”不尽相同,味道要更清甜一些,酒味更浓烈一些。楚瀚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乱叫,喝了酒,更觉饥肠辘辘,眼睛盯着桌上的菜肴,只见一只烤肥鸡躺在中央,旁边围绕着一团团炸成金黄色的糯米饼,四周放着一盘不知作何用处的叶子,一碟包着新鲜大虾的春卷,一锅生牛肉汤粉,其粉细薄如纸,还有凉拌黄瓜、香茅猪排、炸软壳蟹、酸鱼汤、羊肉炉等等,楚瀚只看得口水险些流了下来。

黎灏见到他的饿相,举筷替他夹了一只烤鸡腿,笑道:“赶紧吃吧,不用客气。”

楚瀚立即伸手拿起筷子,心中只动了一念:“幸好越国人也是用筷子的。”便大啖起来,但觉入口有咸有酸,恰到好处,每道菜皆美味无比,一时将所有其他念头都抛在脑后,只专注于进食。他年幼时曾沦为乞丐,过的是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终日都得忍受肚饿之苦。年长后在三家村和京城中,日子虽然好过了些,甚至吃尽了皇宫中的美味,但童年时的饥饿之感仍不时萦绕心头,令他对饥饿充满恐惧,只要肚子一饿,就会不自觉地感到心慌意乱。这段日子在丛林之中行走,大多时候他都能勉强填饱肚子,但也有猎不到鸟兽的时候,一饿他便终夜难以入眠,情绪急躁不安,一直到能找到吃食为止。此时终于有美食可以果腹,对他来说心已安了一大半,就算天塌下来也不顾了。

百里缎侧目望着他,对他此时的心境了如指掌,不禁露出微笑。她当然也饿了,举筷吃了起来,但自比楚瀚的狼吞虎咽文雅得多,一边吃食,一边不失警戒,留心观察黎灏和他身边的诸人,暗自揣测这人的身份来头。

楚瀚直吃到撑极了,再也无法咽下一口,才终于停下筷子,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黎灏停止和身旁其他客人以越语交谈,笑吟吟地望向楚瀚,说道:“楚小兄弟,大越国的菜肴,还合你的胃口吗?”

楚瀚摸着肚子笑道:“我要能日日吃贵国的菜,便一世住在大越国也愿意!”

黎灏哈哈大笑,举起酒杯道:“我敬小兄弟一杯!”仰头喝完,将酒杯递给楚瀚。楚瀚接过喝了,将杯子递给百里缎,百里缎也喝了。

黎灏道:“既然小兄弟这么喜爱敝国菜肴,不如便让为兄作个东,请两位在敝国多盘桓几日。大越国山水秀丽,天下无双,为兄一定要带两位探幽访奇,饱览美景。”

楚瀚原本闲着无事,听见留下有得吃有得玩,当然不会拒却,便道:“黎兄盛情相邀,小弟感激不尽。”

当天晚上,黎灏安排楚瀚和百里缎住在一间民屋之中,两人分床而眠。原本男女共处不甚方便,但两人一路逃难而来,朝夕相处,终日同吃同住同睡,百里缎早已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当夜两人在黑暗中悄声交谈,百里缎道:“这人想必是大越国的什么高官贵族,但他口风甚紧,什么消息都未曾透露。”

楚瀚道:“我们不过是两个流落越国的中土百姓,他何须有这许多顾忌?”百里缎沉吟道:“他对我们表面虽友好,背地里却不忘严密防范。”楚瀚点点头,他自然已听见门外许多细微的脚步声和呼吸声,知道那是派来看守自己二人的守卫,用意自是要防止他们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