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从哪里来 回哪里去(十五)(第2/3页)

“那些军将呢?全部杀了?”原点继续追问。

高阳摆了摆手,吐出口烟圈,笑着说道“有罪的都交给刑部兵部和大理寺去处置,我又不是法官,也不能说杀就杀了。至于吴三桂。”说到这里,高阳顿了顿,目光波动,微微沉吟之后,轻声说道“让他带着他的家丁们去南边驻守。东南亚一带的土著很多,他以后就在那边镇压土著们好了。东北,以后将会是大明帝国最重要的一处区域。天然的大粮仓。丰富的资源开采出来之后这里也将成为巨大的工业区。”

“什么时候出发?准备的差不多了吧?”原点小声问道。

“嗯。”高阳点点头,看了眼窗外明媚的阳光,神色淡然的说道“都准备了一个冬天,现在就可以出发。打仗要不了多少时间,准备的倒是挺早的。”

……

高阳相信冥冥之中有着命运的安排,但是她绝对不会把命运交给老天爷去做出选择。

礼部测算好的黄道吉日要等到下个月的月初,高阳感觉自己等不了那么久。直接就选定了近期一个宜出行的日子,亲自带领着大约五万名新军出征北上,意图一举消灭满清这个大明帝国往日里的心腹大患。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崇祯皇帝在天坛进行了盛大的出征仪式。将虎符、天子剑和帅旗等信物亲自交到高阳的手中。之后又亲自为一批军将们递上斟满的御酒,与将士们同饮出征酒。并且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祭天祷文。

一身戎装的高阳脸上没有一丝的不耐烦神色。目光清冷,神态安静的看着崇祯皇帝继续自己的仪式。对于做这些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消耗掉的时间并不在意。

这里的一切最终都是要交还给崇祯皇帝的。让这位被高阳选定的大明帝国的主人在军士们面前露露脸,增加自己的威望并没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崇祯皇帝今年不过三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的事情。他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皇帝在大明帝国之中的威望也足够。而高阳最多也就是在这边待上个几年就会离开。既然已经选定了他,高阳自然会尽可能的为崇祯皇帝日后接手这一切做准备。

别的不说,崇祯皇帝在国破之时愿意为了自己的国家去殉国。这一点就足够了。

这一次大军出征没有监军太监随行。这不是高阳主动要求的,而是崇祯皇帝并没有指派人跟着去。

原本监军这一招对待别人或许还可以,但是高阳肯定是不喜欢的。崇祯皇帝也明白派了监军太监也没有任何的意义,索性就此取消。而高阳也接着这次机会,彻底取消了监军制度。

从此之后,大明帝国的军队外出作战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了监军太监这个职务。随着总参谋部的崛起和对军队掌控力度的加大,太监们彻底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岗位上去。

这一次出征,高阳没打算动用储存空间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毕竟他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里。日后高阳离开了,难道大明军队就不能打仗了?到时候终究还是要使用这边的后勤系统的。

为了这次出征,大明朝廷在这春耕的紧要关头咬着牙掏出了一大笔银子,雇佣了数万名的随军民夫为军队提供后勤支援。

不是他们不想强行征发民夫。而是高阳告诉崇祯皇帝,想要让大明江山永固,取消田赋和劳役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只要你取消这两件事情,那日后哪怕你的子孙们再败家也不至于丢掉整个帝国!因为他们将会有着整个天下的农民们的支持。这份支持,至少在这个年代是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对抗的。

田赋或许暂时没办法取消,但是劳役可以。大明朝廷现在有钱了,在扩大化的商税上尝到甜头之后,大明朝廷现在手脚阔绰也敢花银子了。想要做什么事情花钱招工就好,反正现在闲散劳动力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