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宣大(三)(第2/3页)

简单来说吧,就是下了部队能带兵打仗,进了总参谋部能规划作战。在朝廷里可以吓唬住那些大头巾为军队争取利益的优秀官兵才行。

高阳之前已经明确表示过了,日后在新式军队里面想要晋升到将军一级的职位,曾经在总参谋部和基础部队有过服役经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然了,生化战士们不在此列。

大数量的军队在寒风肆虐、雪花纷飞的时节里面出征作战,也就是现代时空里面那几个完成了机械化换装的军事强国才能做到。现代时空大多数国家的职业军队都做不到的事情,更不用说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了。

高阳虽然将大明新式陆军训练的很不错,装备精良更是远超整个时代。但是他们也没有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劳师远征的强大能力。大雪纷飞的天气条件下行军,想想拿破仑和小胡子的军队吧。

这场冬雪一连下了三天才终于停了下来。等到天空放晴之后,早已经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面准备妥当的高阳迅速带着军队出发。甚至都没等礼部计算好的黄道吉日。

大军从京师西北方向的玉泉山下的白虎师驻扎营地一路向北开拔,前往延庆方向。在出了延庆的内长城之后,那边就是在李自成农民军手中控制着的宣镇。

近两万名新军只用很短的时间就来到了延庆。能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和满地都是冰雪的道路环境下做到这一点,多亏了之前大规模修建好的宽大道路。

华夏民族勤劳勇敢,艰苦朴实。他们并不傻,当然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华夏有钱人做善事的时候都会去修桥铺路,就是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交通条件是实实在在的桎梏。

以前只是没有办法,没有钱和人力无法做到而已。在高阳主动提供所有需求的物资和银子用以大规模修建道路之后,沿途的百姓们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北直隶总计动员了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以京师为中心,四面八方的修筑出了漫长的宽阔大道。

从京师向着西北方向修建的道路一直修到了延庆州才暂时告一段落。再向西北方向走,那就是李自成的地盘了。这边的道路要等到高阳夺回这些地方之后,道路修建才会继续下去。规划中的第一阶段的终点在大同,第二阶段则是在西安府。

接连三天的大雪并没有影响到新军的行军速度。因为沿途的百姓们早已经自发的动员起来,用最快的速度将各自家门口、村子前甚至是整个县内的道路全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这些宽阔整齐的水泥路对于这些百姓们来说就是他们当前最重要的生产生活通道。百姓们对于这些珍贵的道路是一种自发的爱惜。

新军打头的是白虎师的威力搜索部队。这些骑乘着精挑细选出来的高头大马的夜不收们穿着厚厚的冬装,戴着毛皮帽子,高筒冬季马靴,身披呢子披风,驮马的马背上挂着装满了各种物资的军用背包。军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都显得极其威武雄壮。一支总是获得胜利的军队,无形之中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气质!

骑兵们全都装备着枪管较短,重量较轻的骑兵专用火枪。腰挎着反复锻造过的镀铬合金战刀。这些骑兵们全都是身高马大的北方大汉,是各自部队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之士。

跟在这些搜索部队后面的是新军主力,整整四个轻装步兵团。说是轻装步兵,可是这些军队在这个年代里一点都不算是轻装。每个人都穿戴着崭新厚重的冬季作战服装。内衬、中衣、厚厚的外套和最外面的长长的军用棉大衣。军服上面有肩章和个人勋章,以及新军标识和所属部队的标志。白虎师的标识自然就是一只威武的白色老虎了。

高筒内衬绒毛的皮质军靴足以保障这些军士们不会被冻伤脚趾。和以往那些穿着到处都是窟窿,或者是补丁摞补丁破烂鞋子的旧式明军们相比,他们就是大内侍卫级别的装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