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清明上河图(五十八)(第2/3页)

赵佶伸手捋着胡须,微微眯起眼睛思索一番之后,点了点头,颔首说道“善。”

堂下诸位大臣们也纷纷点头,这个敏感的事情上面,让看起来毫无瓜葛的常胜军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赵恒应了一声,看向堂下的诸位大臣们,正准备派人去传诏令,就听到一声苍老的喊声“不可!”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出声反对的是已经很就没有发表过什么意见,一直都好像是快要死了模样的蔡京老相爷!

迎着许多道诧异的目光,年近八十的蔡京颤颤巍巍的上前行礼,深吸口气,沉声说道“不可调常胜军前来!”苍老的声音之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语气。

“为何?”宋徽宗微微皱起眉头,出声问道。他不明白蔡京为什么要反对?难道高阳已经投靠了赵恒?想到这里,赵佶当即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正巧,赵恒想的也是这个,父子俩的视线对上了。

父子俩同时移开目光,心里都明白过来,不是他干的。

“此事太过蹊跷,常胜军一直在城内发放救济,那些闹事的百姓大都是吃着常胜军的粮食。老臣认为此事必然和常胜军脱不了关系。”蔡京沉声说道。此刻的蔡京目光深沉,哪里还有半点往日里双目浑浊,行将就木的模样?

听了蔡京的话之后,所有人的心里都是一紧。要是常胜军有了别样的心思,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赵恒皱起眉头,说道“那此事……”

“当召集外城守军各出一部入城,迅速平息此事。”神色严肃的蔡京当即就给出了方案。

众人略一思索之后,也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当即就派人去向张叔夜和童贯传诏令。

……

王昭是世家将门之后,身为都门禁军七品武官,在西华门当值,简单的说就是一名城门官。

王昭不过三十余岁的年纪,穿着官袍,留着美须,面容俊朗,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个武人。

他还真不是个称职的武将。这位大人从来就没有骑过一天的马,练过一天的武。甚至都没有在军营里面当过一天的差。

王昭是世家子弟出身,从懂事之日起就是在勾栏里面玩耍混日,身上一丝一毫军人的气味都没有。但是他却是汴梁城内城西华门的守将!

听闻城内有叼民闹事,满心不情愿的被人从宅邸之中叫到了西华门上。看着外面黑压压一片的叼民们汇聚过来,心中直打颤。他可没有遇过这种事情!

此时城门已经被关闭,外城的百姓们进不来,都在外面大声喊叫。城墙上的守军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全都将目光投向了王昭。

额头冒汗的王昭来回踱着步子,给上官报信的人早就派出去了,只是到现在都没有人过来告诉他应该做什么。他也只能继续在这里傻傻的等着。

没过多久,从内城而来的一队骑士策马来到西华门外。光线昏暗,王昭也看不清楚是那支军马,还以为是上官派来的援军,匆匆忙忙的下了城墙迎了上去。

“诸位,本官西华门守备……”王昭的话没有说完就顿住了。“呛啷。”声响,一柄闪动着寒光的长刀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王昭面无血色,双腿打着颤就瘫坐在了地上。嘴唇颤抖,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了。

“你就是守将?现在西华门俺们接管了!”那名将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的甲士咧开了嘴,露出一口牙,笑嘻嘻的说道。

常胜军行动迅速,天黑之前就已经完全控制了所有内城的城门。打开城门将聚集的百姓们放进来之后,再次关闭城门,落下大锁。至少在天亮之前,这些城门是不会再打开了。给张叔夜和童贯的诏令当然是传不出去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这场骚动的规模急速扩大。天黑之后,聚集在宣德门前的百姓已然超过了十万之众!黑压压一片,看不到头。人多势众说的就是现在这个场面。人越多,胆量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