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冲突(第2/3页)

李简眼看陈、陶两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吵得只差没有拔刀厮杀,赶紧上前一把拖住陶雅,苦笑着劝解道:“陶兄弟,如今大敌当前,有什么嫌隙咱们都先放下,先对付了吕方那厮再做打算吧!先王好不容易打下这点基业咱们这些老弟兄不去扛着,百年之后你我去了地府哪有脸面去见先王。”

陶雅听到李简提到杨行密,才稍微冷静了一点,恨声道:“依某家的意见,与镇海军这一仗就不该现在打。先王去世时,曾留下遗言,他去世之后,数年之内切勿擅动刀兵,勤修内政,积蓄民力才是。便是大王身边这些倾险小人,欲建功邀宠于上,岂不知镇海军虽然兵力民力逊于淮南,但君臣相得,百姓已附,士卒精炼,府库充裕,外有盟友,岂是好相与的,弄到这般田地,也不知如何收场!”说到这里,他不禁跌足磋叹。

陈潘看到李简拦住陶雅,知道已经打不起来了,暗想回去后定要修书将此人的言辞尽数报于杨渥,给他一个好看,定要报了今日之辱。想到这里他也不愿再在府门前让众人围观,冷哼了一声便自顾转身进府去了,李简见状也没奈何,但要劝说陶雅进府议事,陶雅却是不肯,只是派人收拾了王府上下的首级,小心收缮了自带出城门外好生安葬不提,自己便回到城外自立一营,一副撇干净的模样。

陈潘与陶雅闹得不可开交倒也罢了,可淮南军的求救文书便如同流水一般从常州那边送了过来,原来在攻取了广德之后,镇海军接着进取溧阳,然后沿荆溪东向,直抵义兴城下,切断了前线的淮南守军和义兴这个后方枢纽的联系;与此同时沉寂许久的镇海兵水师也从乌程出发,通过太湖逆东泻溪而上,不但切断了义兴与后方的水路联系,而且建立了这支镇海军迂回部队和后方的补给线,这样一来,义兴城中的淮南军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出城击败迂回的镇海军,时间一久,前线岩砦中的己方守兵必然会因为饥饿而被迫投降,如果出城野战,迂回的镇海军不但已经修建了坚固的野战营盘,而且有了大量的战船的掩护,这在河流纵横的常州太湖之旁,几乎已经占据了不败之地,更不要说一旦战败,义兴城落入敌手,常州境内就再也无险可守,位于常州治所的刺史李遇苦于兵力不足,只能流水般的将求救信使向宣城发过来。身为东南行营都统的李简没奈何,只得遣人请陈潘和陶雅商议军事,毕竟在广德之败后,他眼下手中的直属兵力少的可怜,离开了这两位手握重兵的大爷,他什么也做不了。

宣州观察使府邸,节堂之上,陈潘、陶雅二人分别坐在两厢首座,部属将佐随之列下。陈潘的目光落在左壁上,好似眼前的陶雅是个透明人一般;而陶雅则干脆抬头向天,饶有兴致的研究这天花板上的花纹,气氛尴尬之极。随着牙兵的通传声,李简从后厢走了出来,陈、陶二人起身相迎,李简见状,脸上露出了一丝松了口气的表情,赶紧请二人坐下。三人坐下后,李简也不寒暄,便直奔主题道:“二位已经知道镇海军的消息了吧,如今义兴被围,形势危如积卵,我辈食君厚禄,正是效命之时,望二位尽弃前嫌,同心对敌,可好?”

“都统请放心,末将渡江而来,便是要在枪尖上取勋赏,如何部署但请都统吩咐。”陈潘大声应答道,同时他看了陶雅一眼,目光中满是挑衅之意。

陶雅冷哼了一声,连话都懒得多说一句,只是对李简拱了拱手便罢。

李简见这两人这般模样,心里不由得暗叹一声,军中袍泽却如同寇仇一般,如何破敌,自己这个空头都统有啥当头,如今也只能尽人力听天命了。想到这里,他强打精神,高声道:“镇海贼兵锋甚锐,水师尤其精悍,二位以为当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