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必须派狠人进驻江州(第2/3页)

赵佶对此生气是肯定的。现在何执中利用赵佶喜欢用姓氏判断忠勇度的心思胡说八道,赵佶未必会信,但却会提醒着赵佶,别轻易让不让皇家安生的人的出任次相。于此情况下,张叔夜遭遇了皇帝忌讳,而梁子美又被老夫打压,于是不论资历职位声望等各方面,就属何执中最为适合了。

鉴于何执中这条老狗前次在郓城攻防战的问题上抹黑高方平,说高方平杀民代匪,虚报军功,怂恿蔡京着手彻查去踩雷区。

哪怕现在蔡党无人可用,老蔡也不想让何执中继续乱来,出列把节奏带回来道:“陛下勿要被他们各方人士分散心思,其他一切皆是小问题,但是江州黄文炳遇害,老臣觉得这是反贼祸乱天下的预兆,我朝匪患严重至此,该是着手改革军制,彻底剿匪的时候了。”

张叔夜吓了一跳,出列道:“臣之观点和太师不同。我朝因为很多深层次的缘故,的确匪患过重。但其实目下总体平稳,未见得比往年严重。随着高方平所部几次和反贼恶匪的战斗大捷,总体上形成了威慑,匪患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缓解。军制,现有军制是我朝开朝以来,就被太祖皇帝定下的基调,不易轻易改动。历朝历代来说,轻易的解锁军制大面积剿匪,容易造成‘请神容易送神难’局面,匪患的根由未必减除,却容易形成兵灾残害百姓的局面。”

赵佶被吓了一跳,他未必能理解张叔夜的理论,但是他是个小乖乖,不喜欢违背祖宗规矩,也自来不喜欢一切的兵事和军人。

不随意的放纵军人蛮天下乱来,此点不需要英明神武,是但凡赵家人深入骨髓之中的理念。基本上就是延续到后面,面临民族存亡时候的国战之际,此问题也从未被皇家放松,金兵南下之际种师道官拜枢密使,兼北方诸路宣抚使,却依旧是有职无权、事事需要请示朝廷,就是这个原因了。

基于这些缘故,蔡京此番想改革军制抓权的提议,被赵佶迟疑了。

最终,赵佶看向了掌管军务的陶节夫。

陶节夫是很亲蔡京的人,但是军制改革非同小可,一旦开始就很难收回来,基本等于枢密院被“门下省”给部分架空。因为那意味着,枢密院的部分权利会被收归兵部,兵部是门下省机构,那当然就是蔡京说了算了。

在大宋制度中,专门设立枢密院架空兵部,这是有原因的。更早以前,还设立了“三司”架空户部,只是说元丰改制之后,三司撤销,财权还给户部,也就是还给了宰相。

陶节夫当然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响应蔡京,于是出列道:“陛下圣明,我朝目下的军制并无大问题,不宜大刀阔斧,老臣支持张叔夜说辞,做不好的时候无为而至,就是最好的办法。轻易解锁兵事,展开全国性剿匪目下并无必要。”

以种师道刘仲武为首的一班子武臣,很想把张叔夜和陶节夫拖出去打死。这个问题上他们当然支持蔡京。黄文炳到底因为什么遇害,妈的他们谁关心啊,然而剿匪风暴一旦掀开,军伍的很多节制就被解锁,武臣和军人的地位待遇话语权等各方面,就全面提升,所以他们当然希望。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他们虽然能进来站在朝上,却没有说话的余地。这是规矩。

就算被皇帝问,他们也不能乱说,否则下朝后肯定会被猥琐的士大夫教做人,官至枢密副使的狄青就是这么被士大夫坑死的。

陶节夫支持张叔夜后,江州黄文炳事件被当做“阴谋”而不是“匪患”对待,此事基本就被定调了,不容再更改。

皇帝的守臣遇害,赵佶也无法容忍,于是张叔夜之前“派狠人前往一查到底”的基调也就形成。

派谁去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鉴于赵佶是个没主见没水平的人,和小高关系好,小高以往也做成了许多事,形成了赵佶心中不败的印象。于是人性使然,遇到扑朔迷离的复杂事宜时候,赵佶便会首先想到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