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淮动(四)(第2/3页)

……

在一系列汹涌而至,因为善后事宜所产生和积压下来的公文当中,我也再次收到了谜样生物的来信。

她在信中相应支持和肯定了,我在江北的一系列举措和对应手段;但也同样比较严正的指出,我的相应规划看起来虽然好,却是将淮镇原本已经有些好转的财政和经济积余,重新拉到扩军和战备的泥淖和深坑里去了。

现在淮镇打下的盘子已经够大了,许多新入手的地方亟待在休养生息当中,进一步的消化和发掘潜力,而实在不宜在盲目扩大屯垦和经营的范围了;

就她所举例的一点来说,因为在安东地区增设的广大新开拓点,目前用来农业开荒的人手,已经出现了短缺和不足了;而不得不让妇女和老人都被发动了起来,乃至影响到今年保育院和童子营、工读场所的正常运作。

而一些次要的民用工场当中,也受此出现了女工方面的用工荒和开工不足;这些负面影响并不是一时的,而是会潜在和渐进影响到将来的一些规划和发展进度,属于需要慢慢偿还的慢性代价。

而现在,我又要把原本稳扎稳打,按部就班推进的淮南道蚕食战略,一下子大跃进到了迅速建立江北防线和大后方的重点战略来;这无疑要将淮镇原本排得满满的资源预算上,给狠狠挖掉一大块,只怕不知道多少收到波及的部门和领域,要有所跳脚和骂娘了。

况且因为与朝廷方面的公然决裂,在南北海陆的商业利益上造成的直接或是间接损失,以及各种资源输入的收紧和出产滞销的慢性损害,也是难以预估的结果。

然后,是一些新占领的地区和从属的势力范围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和骚乱持续情形,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次序,逐一的扑灭和镇压、抚平掉,以尽可能的减损和恢复产出。

而惟一的一个好消息,就是农官曹和联校的农事院一起,搞出了人力和畜力版本的手工收割机来,并且已经批量生产出了一批成品,而赶上夏收的尾巴开始实践和应用了。

这么大的一个“惊喜”,不由让我当即多吞了几口冰酪权做压惊;

好吧,至少还没有给我搞出个蒸汽收割机来,那玩意实在太大件了,目前还只能暂且用在农田灌溉水利矿山水运方面。至于铁路火车头什么的、技术积累还差了许多,属于用有生之年来考虑的事情。

这东西虽然看起来就是个手推车样的铁架子,外加数组齿轮机括而已,但是却凝聚了大量淮东工业化建设的成就,及其规模化普及化结晶;比如其中的某个齿轮或是轴承,看起来结构简单得很,只要有图样光靠个铁匠老师傅就能手工打磨出来,但是相应的材料强度和加工工艺精度,想要达到实用性普及和规模化生产,就只能听天由命的靠玄学和概率了。

毕竟这东西是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直接使用在满是泥水的田地里,要求简便结实耐用的同时,也能够造价便宜而好维护通用性;这就需要相应的初级钢铁产能和材料工艺的技术积累,比如高炉熔炼的钢铁产能、大型水压机械的锻造手段,蒸汽带动的削切车床等等,作为相应配件的技术前置和基础条件;最后才有可能组合成为一架合用的机械成品。

要知道,这东西在近代社会到新中国建立彻底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前,曾经扮演了相当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过度角色;因为这东西的生产效率,是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收割数倍到十数倍,也就是说这东西,只要经过训练的两个熟手进行操作,就可以轻易赶上好几户家庭全家老小一起上阵的成果。

由此从家家户户所节省下来的大量人力和物力,完全可以调剂和投入到其他领域当中去,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增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