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根本(八)(第4/4页)

然后,他才从附近躲起来的乡人口中,得到了自己父母早已经过世,妻儿外出避祸失散的消息。于是寻回失散的妻儿,就成了他当下的目标。但是人海茫茫又正逢乱世,以他一己之身可谓是大海捞针。

这时候,附近残存的乡老贤望出来恳求他,带领本乡丁壮就地组织起一只保乡安土的土团。而他也需要足够的人手和资源,来实现他的目标。于是两下相合,就顺水推舟的成了,当地众多土团武装的领头人之一。

在他的率领下,被武装起来的当地乡民,不停的与一股股被打散后,闯入境内的乱兵作战,驱逐和攻杀那些流窜于道途的流寇匪类,拼死抵御犯境肆虐的胡马游骑,乃至驱逐和吞并那些,打折义军旗号的外州团体势力。

他们几乎抗击着,任何一个试图进入海洲境内的武装势力。并因此很快壮大起来成为其中最有实力的一只,能够保全乡土之余,顺带找回妻儿的微薄希望,这也成为了心灰意懒的他,最后一点人生目标和动力。

但是似乎老天铁了心要和他做对一般,这时候一只撤退到淮上的南军部队,再次席卷了淮东的青、沂诸州,就连他存身的海州也难以幸免,于是那些纷纷而起的土团武装,也在这只号称“满万不可敌”外来军马的强势镇压下一一覆灭或归降。

最终,他只能和其他几只土团武装一般,带着不愿投降的部下,退守到天乌堡来苟延残喘,期待转机和变局。

但正所谓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私心和矛盾,特别是在一贯貌合神离的数家武装,被长时间迫困局在山中一隅,而需要争夺相对有限的水源,口粮、衣物等日常资源的情况下,纷争和内斗就变得不可避免起来。

在这后半个冬天里,主导天乌堡内分配的话事人,就在明争暗斗演变成的内讧之中,更换了好几次。最后还是落到了一直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的李显忠身上,但是这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随着开春的冰雪消融,天乌堡的终末之日终究还是到来了。

原本还以为能够依据险要稍稍抵挡一番,在乘的对手疲惫松懈之季,全力突围而出各由天命。但未曾想,正面的强行仰攻只是对放声东击西的佯动。待到他发现情况不对心中生疑,决定派人回防后山,却已经晚了一步。

在山后数千老弱妇孺的挟持威逼下,就算是以李显忠一贯的号召与威望,也无法罔顾大多数人的意愿,而继续强行抵抗下去。而他同样亦有未了心愿,断然不能就这么轻易的了结在这里。

然后他这才发现,自己居然是败了曾经天下的四大寇之一——大名鼎鼎的梁山众手中,却也觉得不甚冤枉了,为首领军的罗膘骑倒是对他表现出某种招揽之意,却被他当场拒绝了。

因此,最后这些束手就擒的土团部众,都被送到了盐场里,充作最粗重的劳役和接受日常改造,就成了他们这些曾经力据过王师的土团骨干、头目们的最终处置。

而像他这种土团大头目,哪怕在劳役改造之中,都是被重点监管和看押的对象。因此,他想寻机逃走,继续寻找家人的想法,一直未能得以成型和实现。

突然茫茫一片的盐田之上,走来了一行甲胄鲜明让人晃眼的军士,哪怕天气再热而满脸汗水津津,但他们的穿戴依旧是一丝不苟,在监管的带领下,径直走到了围堤之前的。

“哪个是李显忠。”

为首一个胡须泵张的黑大汉高声喊道。

“放下事情,且随我走一趟吧。”

李显忠不由心中一沉,难道自己过往的身份,已经事发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