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闻惊(一)(第2/3页)

所以他得到消息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下手为强,将这些陆续安插进来的人,给全数沉了江,以好好发泄一番,这段时间被对方逼迫和要挟的苦闷郁结。

……

而在对岸的江宁,石头城中的行在,久违的咆哮声,再次荡漾在主殿之中。

“混账……”

表情复杂的监国忍不住骂出粗口来,却是在看到随行北方信使之中,出自军中隐藏四海卫的口述报告之后。

“王嵩此辈,误我大事良多了……”

虽然关于北伐前沿战败的具体情形,已经有各种逃归将帅到士卒的众所纷纭而不一而衷,但是至少基本脉络已经有所明了。

但显然都比不过,这些从海上送回来的消息和说法,更适合监国的胃口和立场。甚至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在这满地的噩耗之中,一个柳暗花明式的意外惊喜和重大收获。

毕竟,对方乃是成功打进洛都,一度攻破了皇城大内,又解救了许多战败被俘的将士之后,还能全身而退的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大部队,因此这次报信的四海卫,也不免被夹杂在其中。

况且现如今,他们已经成功在北地,占据一隅而长久坚持了下来,相比那些弃守潜逃而争相诿过的将帅们,这无疑就是最好的说服力和最有力的证据。

更关键的一点是,这只部队乃是监国的名以下,亲授编列的御营右军。这就意味着,这次北伐失败完全可以有另一种解释和说法。

并非是监国领导下的大本营用人不当,也不是大本营的指挥不力或是支援不足,完全是因为军前的将帅们私心作祟,争功诿过起来而导致军前的大好局面,自此功败垂成一发不可收拾。

在损失了如此之多的金钱和物资、兵员和武备之后,这无疑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结果了。看到这个意外的转机之后,这位隐隐有些殚精竭力的监国,就像是三伏天里饮了一碗冰酪一般,顿时将长久压抑在心中的郁结和困扰,自此发散出来,别提多么愉悦与畅快了。

只是他的好心情,没有能够持续多久,就见通政司的奏记官,送来一份相应的近期报备,里面一份处置名单,顿然让他咆哮的当场发作起来。

“这是谁干的混账主张……”

“坚守敌后的孤臣,这么就变成北国奸细……”

“倒是给我找一个如此忠于国事,破敌无算的奸细来啊……”

“几见都打进北虏的都城了,居然还有人可予暗通曲款……”

“尔辈这是当我格外昏聩可欺么……”

仅在某个小圈子里发散的消息,传到石头城某种宅邸之后。

“这可是事情大不妙了……”

依旧没有起复的蔡候,却是不禁有些幸灾乐祸的冷笑起来。

现如今,这一切还用问么。

所谓的数万将士在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和凭据,而那些与之对应的那些投敌卖国、徇私误国的指证和推定,就变得有些可笑拙劣起来。

因为,北朝大可以不惜代价收买一个人或是几个人,但不可能把整只军队都收买串谋起来。

更何况,这些消息得以证实之后,无论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光凭他在敌国腹心的洛都城中,毅然将本部人马安然带回来,还占据了淮上的一片地盘站稳脚跟,他就是有功无过,挽救了国朝大局的偌大功臣。

毕竟,既然在北方有这只军马及其占据地盘的存在,那也意味着国朝的北伐并不完全失败的,三路大军至少也功毕部分了,这样国朝对外宣称起来的口径,也不至于那么难看和尴尬。

国朝需要这个力挽狂澜的孤军传奇,来振奋和规复军民人心,监国也需要这个结果,来挽回和证明自己的风评和威望,至少在他遥领指挥的北伐,并非劳民伤财而毫无建树的。

至于,可能与之相对立的其他想法和私心,哪都不过是偌大的车轮底下,不知量力的那只螳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