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余澜(第2/3页)

须得不惜一切代价追击不停,哪怕跑散了队伍,也要尽可能的将他们多留下来一些。因此,这番大战后追亡逐北的任务,可没有往常那么轻松和好做。

将士们苦战之后又连日奔波,也是疲惫不堪了,全靠大胜之势的一口气,在支撑着最后的一点精神,才在意志较量中稍胜一筹。

微山湖畔,我正在盘点战后的收获,虽然这一战是我自从出阵以来,打的最辛苦和惊险的一战。

但是同样也是所获颇丰的,特别是洗劫搬空了神机军的营盘后,除了惯常火药、燃油、器材、军械之外。

我获得至少三具大型观测用的浮舟(热气球气球),搭配有野战炮组和配件若干,郭药师指挥的炮团名下,也总算有了名副其实的大炮。

至于那些只能打散丸的斤重小炮,则分别交给标兵团、教导队和特设车团,作为马拉炮车或是驮载式的机动配属。

数量更多一些的小口转轮炮,则向下配备到主战序列的一至三营中,虽然每营不过分到七八具,充其量不过小半个队,但也足以加强一定攻坚和压制力量。

此外还有大量多种用途的制式车辆,以及配套的各种备件,这样我车阵、炮队都有了。

北军营地中最大的收获,不是足以武装一两个军的兵械或是辎重,而是期间存栏的大量畜力。要知道,相比马匹较为稀罕的南朝,作为北朝的一流部队,军马普及率却是相当高的。

这样搭配现有的车辆等载具,至少可以在行进过程中,提供我军一半士兵的代步和轮替休息之用。

将四散的部下,全数收拢回来,花了我一整天的时间,再加上吞并打残的友军,编列多出来的士兵,又多花了我一天多时间。

这时,帅司的命令,也紧随着犒赏的财货送过来了。

几乎默认了我绝大多数的既成事实,宣布再次扩大了我这个“权北面防御都指挥”的所辖范围和权限,顺带回归的另外七个军号,都划归到我的正式下辖。

当然了,其中大多都是建制严重缺失的空头部队。这样我也暂时得到了新军右厢,这只马军的征调权,理论上,作为一只兵种齐全的部队,所缺失的最后一环也给补上了。

然后,令我火速向徐州方面靠拢,进行就地休整和补给,顺便派兵搜索,渡河北军的其他部队去向。

按照帅司提供的当下军情,除掉我这里击破的大部队外,徐州境内至少还有两到三个军号的北兵,暂时去向不明。

因此,万万不可懈怠和疏忽了云云。

“这么说,已经确信……”

兖州以西,空宽的原野之上,浩荡行进的队列之中,河北行台招讨副使张叔夜,也再次确认某个结果。

“来自安东的平海两军和盛威卫,都已经不复所建了吗……”

他的话语间,不禁的萧疏和叹息之意,从何时开始,事情竟然变得如此了。

由于最终没能赶上徐州保卫战,因此,作为河北的东面行台做出的后续跟进替代方案,专门策划了这次涉及十数个军序,多达约十一万大军抢渡河南的反攻大计。

虽然在张叔夜为首的当地守臣,殚精竭力的因指挥协调下,但还是因为各种意外和突发状况,各军的归属和指挥序列,导致组织和次序上的问题层出不穷,最后成功渡河过来的,也就八万多兵马。

其中还要刨除掉登陆郓州失败而损失的一部,被郓州隔绝在西面的至少两万多人。这也是渡河之后,河北军集团所遇到的第一个变数。

因此,作为一线领军的张叔夜,手上能够支配的兵力,不过五六万人,但他并未因此气妥。反而利用这个机会,收并当地河南、淮北兵的残余,而充壮阵容。

又威服那些地方豪强、土团武装,令其为前驱和引路,最大程度的规避了客军远来的地利不足,又物尽其用的,驱使袭击和滋扰南军的后方和粮道,令其不能相顾而昼夜闻警而四方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