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闲停(第3/3页)

他一脸仰慕和神往的表情。

“卑下恨不得能跻身当时,见证参军纵横破贼的英姿啊……”

好吧,仅仅是几百人而已,至少他们没有给我过度吹嘘,这样我就算变成三头六臂也不够杀的。

出了这档子事,有没办法让当事人闭嘴什么,难为地方官府和守臣,只能拼命吹嘘贼人的强大,来减轻自己处置不力,或者说缺少作为的尴尬和责任了。

而作为当事人相关的东南行司,也要大张旗鼓宣扬此事,比如强调某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勇之举,以塑造某种舆论形象,来冲淡总管夫人遇袭的负面影响,也不难理解了。

这个参军的身份,估计还只是个前戏而已。

随即我就籍着这个由头和他攀谈起来,她也算可以巴结着知无不尽,让我得到了此事外界很多有用的消息。

比如虽然陈夫人安全迎回来,但是还是有人要为此负责,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比如某位已经确定要回家吃老米饭的经略使,以及底下的长史、司马、别驾、判官乃至捕盗吏在内的一大批人,收到各种不同形式的牵连……这还是台面上的,内里不知道还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和妥协,才能让某人消气,或者放弃提兵前来亲自围剿这些,胆大妄为之徒的理由。

这位陈夫人背后的权势熏天,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因为这个发生在湖州和杭州的交界处,让剩下的人多了许多扯皮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本甚没存在感的太湖水贼,突然大出袭掠,延边数州官府都是疲于奔命,再加上各自据守的协调不力,居然被水贼打破焚掠了两座县城,以及数目不等的市镇村邑。

若不是出了陈夫人遇袭这档事,估计这些太湖水贼的嚣张炽烈,就是等地一等一的大事了。不过现在他们也只能暂且放下这些治下民生攸关的事情,动用全部力量和资源,做出一副义愤填膺,马不停蹄全力奔走追查的模样来,好抱住自己的权位和身家。

说实话,江东南部沿海的州郡,大多被占据海陆优势的南朝渗透的厉害,除了在位的官人们还是本地选拔或是朝中委任出身,但是禁不住其他方面,都与南朝又者密切的关系和勾连。

承光帝的江南大略,固然是分化瓦解了西军,并且使得南朝北伐的努力具成泡影,但是他委派和分遣的官吏军民,却抵挡不了南朝的另一样秘密武器,就是坐拥众多海外藩的广大领地和物产,而在经济渗透上具有的先天上游优势。

因此虽然南朝没有直接占领他们的地盘,却用了上百年潜移默化的功夫,已经成功的将他们变成某种上的,变相经济殖民地和输入内地的跳板。因此能够身在其位置上的各级官员,要想长治久安,多少都要仰仗南方的鼻息。

这些上位的官宦们,捞钱和做买卖固然是一把好手,但是其他方面就力有未逮了。早年间甚至闹出过,靠花钱买来任期很短的“豪商刺史”,“巨贾军使”,各种无下限的笑话来。

倒是比邻江东、两浙,而山多地少,民风彪悍的闽中,在南北交证和对峙的序列中,得以独树一帜,保持某种独立性的飞地。

因为当地实在太贫瘠了,而闽地内部,又分作大大小小的数十家各种豪强,土族构成的割据势力,拒山险而相互争斗,遇外敌则携手同击,就算打下来也得不偿失,因此以南朝也就是控制沿海的仃、泉、漳、福几个要点,而基本放弃对内陆的直接占据和管理,改以贸易等经济手段,来间接影响和控制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