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江宁(上)(第2/4页)

但凡有内外事,便如傀儡戏张提线木偶一样,需要左右近侍,间接暗示或是凑在耳边公开提点,才能将宣召阅朝的基本职能,进行下去。

可惜还没等到他的急智想出什么对策和补救措施。

“臣弹劾左御史中丞向昇……”

一个声音打破了朝堂中有些微妙沉闷的气氛,也让杨嗣身上微微一颤,终于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么,他定睛看去确实一个浅绯袍的朝管,看起来面生的很。

“宪台本位纲查风纪,纠检百僚之所……”

只见他做义正言辞状,慷慨陈词。

“余下不严,察人不明,放纵奸邪之言……”

剩下的话杨嗣已经听不进去了,虽然在摄政时代的御史台,已经基本沦为摆设,和给外臣加官的名衔,但是向昇和自己却是儿女亲,籍着这个大破绽,很容易就把祸水沾染道自己身上吧。

他不由有些求助的望向了,特地赐坐的同中书门下三品高潜,这位重臣,居然当庭睡着了。

……

建业故城,南朝历代大名鼎鼎的石头城,依旧雄踞江畔。

王谢家所世代营造的,金堂玉马钟鸣鼎食华盖如云的乌衣巷,已经埋没在荒草中不可考证去想了。

被隋军夷平的陈朝故宫的旧址上,也已经鸡犬相闻的生聚了无数代人,足够让世事时移沧海桑田了。

名为韩良臣的男子暂且告别了同伴后,直接在一个曲巷幽深的水岸渡头上登岸,然后自有人在林荫中牵来坐骑,却被他拒绝了,徒步且行。

穿过连片的庄墅和馆阁,以及若许疑似宫苑的旧址,最后他走进一家满是曲节老梅树构成的园林中。

那些身体雄健,站在树后阴影中的护卫,则对他到来恍若未闻,仍由他径直走到一个正在江畔垂钓的蓑衣人身边,带着腥味鱼篓里,已经堆了几条花白的小鱼。

“军上……”

韩良臣顿步,恭恭敬敬的喊了声。

“世忠,你可算回来了……”

那人背对着韩良臣慢慢站了起来,趟了满脚的泥水,就像是个江上讨食寻常老渔夫一般,曼声招呼道。

“路上还算顺利么……”

直到他粗粗披上一件棉袍,气度和城府才为之一变,略带上位者的威严和凌迫。

“尚且还好,只是假借了个身份,多费了些时日而已……”

韩良臣也放下了某种拘谨,轻声回答道。

“不过在这路上,还算不无所获……”

“是么……”

“起码,我遇到一个妙人……”

“什么妙人……”

“笑话说的极好的妙人……”

“哦……”

“此君眼界和见历也不错,若是聘在府中,做个门人清客,也是不错的养望人物……”

半晌之后,听完转述的几个笑话,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难道……你觉得他只是个笑话说得极好的……”

“卑下愚钝……”

韩良臣低身请教道。

“这些笑话中,所含的蕴意和事物,可不是斗升小民所意会的啊……”

“其中牵涉到官场旧例,军衙典故,乃至嫡庶尊长之别……甚至还有治军和政略之道……”

“能够将其深入浅出的编为笑谈,这可不是寻常眼界和阅历的人可及的。”

“就算是对个中情形的熟悉,也端是个人才,或是有不错的出身背景……”

“又何须投奔报丧他人呢……”

“若有机缘,还是好好结纳一番吧……”

他补充道。

“然后觅机引荐给我吧……”

“诺……”

韩良臣正色道,随即找来旁人吩咐道。

细丝绵绵的春雨中,我打着新买来还散发着某种竹子清香的碧油伞,牵着正太打扮的抱头蹲,行走在青石光鉴水滑的小道上吗,各种文思感绪像是绵绵雨丝,在心头娟娟流过。

我正在欣赏另一个时空的南京,或者说建业故城,六朝金粉的余泽,已经随着隋文帝毁城夷平的号令,以及隋唐两朝,刻意打压和抑并所谓东南王气的所在,而不复可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