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20页)

她还记得刚加入的那几个月,每次去参加组织活动,她总是又兴奋又紧张,那是在一九三二年和一九三三年之间,秘密聚会的地点在新渔阳里六号[17],对外这里是外国语学校。这个学校的广告时常出现在《民国日报》上,声称学校设有法语和俄语课程,其实,这所学校里虽然经常挤满了年轻人,但并没有这些课程。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培育中心,直到现在,她时常还会去那里参加高层的会议。

有意思的是,第一次接触组织,却是因为杜月笙。那时,他迷上了一位唱京剧的女演员,为了不让刚刚娶进门的小老婆知道,他出门幽会时总是带上宋玉花打掩护。为了讨得美人欢心,杜月笙附庸风雅地在晚餐前请女演员喝咖啡。女演员选在了维也纳咖啡馆,傍晚时分,这里是戏剧界人士的聚集地。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戏剧界人士中,有大量的左翼分子。不过,这个秘密,宋玉花不久就发现了。

几乎一踏进咖啡馆,杜月笙和女演员就在保镖的簇拥下,消失在楼上的小包厢里了。宋玉花看着他们上了楼,她已经习惯了这样,在不需要的时候,像一块破布一样被抛弃在一边,可她的心还是会隐隐作痛。她挑了一张空桌子,独自缩进了一个靠角落的座位,尽管如此,她还是能感觉到别人好奇探寻的目光,杜月笙是上海的闻人。侍者端上了一壶茶,她默默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离她很近的另一桌上,坐着一桌子读书人模样的男女,他们正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出这个戏!”一个小个子男人激动地挥舞着手,他的头发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我们要开启民智,让人们看见外国势力和国民党是如何抽干我们的鲜血的。就像你的电影,老白。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创造一个新世界。”

“对!”那个被叫作老白的人拍了一下桌子,“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新电影里,配乐用了大量进行曲的节奏,我们要向前看,向前进。歌词里不再出现‘我’,而是用‘我们’。插曲不是独唱,而是合唱。”

“太好了!”一头乱发的年轻人大声叫好,“我们要一起向前进。”

这些年轻人以茶代酒,互相碰杯。宋玉花低下了眼帘,默默地喝起了茶,心里却被刚才听到的对话激起了阵阵涟漪。她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对话如此精彩,听着他们说的那些事情,她好像一头扎进了一江激流,兴奋不已。这些年轻人热烈地交谈着,激烈语言碰撞着思辨的火花,其中不乏女青年,同样畅所欲言,这更让她倍感兴奋。他们是一个全新剧院时代的一部分,在过去的数个世纪里,男人主宰着舞台,现在,至少在现代剧中,女人也能站上舞台。在那个傍晚,在维也纳咖啡馆里,围坐在一起的这些年轻人都公开地表明自己的倾向,这让宋玉花感到莫名的兴奋,他们的对话,在她面前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她忍不住微微地前倾,不想漏掉他们的每一句对话。

那个被叫作老白的中年人注意到了她的神情,和蔼地对她说:“姑娘,一个人坐那里喝茶太寂寞了,来,坐过来吧。”

宋玉花一下子畏缩了,虽然她心里一百个愿意和他们坐在一起,听听他们说的那些有意思的话,可是,如果杜月笙看到她和一群年轻男女在一起,那后果不堪设想。她犹豫着,看了一眼楼梯,心里激烈地盘算着,也许,他不会这么快就下来的,她实在难以抵御这些年轻人的吸引力。于是,她鼓起勇气,搬了一张凳子,坐了过去。

还不都是为了钱,她听到一个女青年尖锐地说道,她是南洋大学的学生。那些外国人,不就是把上海当成摇钱树吗?可是,上海民众的生死和自由,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老是拿一九三二年的协议说事,阻止上海有自己国家的军队,不就是为了奴役我们,来获得更多的好处吗?钱,都是为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