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5/10页)

周莹是奉旨进西安拜见逃进西安城的慈禧老佛爷的,知府为避免招人注意,引发不必要误会而延误时间,接到太监传令后只带了一个随从匆匆赶到安吴堡,马不停蹄又陪同周莹返回西安。

知府陪着周莹直接进了西安皇城,拜见慈禧老佛爷。

在皇城秦王府内宅较为僻静的一排面南背北的厦房里,脸上疲惫还未全消的慈禧,接见了自进西安皇城后第一个被她召见的女人——她心目中是大清女人楷模的商界女强人,被她赐封为“护国夫人”的周莹。

逃难中的老佛爷身穿平常人家的蓝印花衬衣,保养得油黑的浓发绾成髻子,不见了往日皇太后的威严,看上去倒像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和善而亲切。周莹赶紧跪拜在地说:“民女给老佛爷请安了。”当周莹看到老佛爷面前的茶碗中,漂浮着的紫阳产毛尖茶叶时,她百感交集中流出了眼泪,不由得泣声道:“老佛爷,你老人家可受苦了!”

慈禧平静地说:“苦算不了啥,只要朝廷不倒,江山就永归大清朝,就会重振朝纲,千秋永固。”

周莹擦去脸颊上的泪珠说:“民女来时匆匆,仅给老佛爷带来一些陕西土特产品和糕点,略表寸心,请老佛爷恕周莹不周之罪。”

周莹说罢,李莲英带着几个御林军士兵,将六种三十六箱食品抬进房来,慈禧一一看过后脸上露出笑意道:“周莹一片孝心可嘉。只是我一个人吃饱了,尚有随我到西安的皇亲官员和将士们仍处饥寒中,我于心何忍啊!”

周莹一听忙说道:“老佛爷勿忧,民女周莹愿为太后老佛爷分忧解愁,以报老佛爷知遇之恩。”说到此,从胸襟口袋里掏出一摞可兑换官银的银票双手举过头,递向了慈禧说:“这是三十万两银票,以解燃眉,用作老佛爷在沿途生活之需。”

慈禧将三十万两银票接到手,喜上眉梢,亲手将周莹扶起道:“我代表皇上谢你了周莹,在国难时刻,你能识大体、顾大局,实乃大清之幸,皇上之幸,苍生之幸矣!”

在场的几个文武官员,无不动容地向周莹投去敬佩的目光。

会见结束时,慈禧突然说:“周莹今晚就在皇城住下吧,咱娘儿俩拉拉悄悄话吧。”

周莹一听,连忙下跪在地,向慈禧叩头道:“女儿多谢母亲疼爱。”

慈禧笑声朗朗地说:“有女周莹,我之福也!”

夜幕降临,慈禧手携周莹,一同进入临时改作慈禧寝宫、原为秦王会客的房间。慈禧归座后,指指身边说:“坐在我身边,咱娘儿俩好好拉拉家常。你我都不容易,同病相怜,全是年纪轻轻便守寡过来的女人,肚子里的苦水可以倒几大盆。今儿个,咱娘儿俩给他吐个痛快。”

周莹道:“和母亲比,孩儿的苦算不了什么,因为母亲操劳的是大清帝国繁荣昌盛、安危存亡的大事,女儿操心的仅仅是一个家族,一个安吴堡。母亲是天上的太阳,光照五湖四海,女儿是空中的萤火虫,照亮的仅仅是巴掌大小地方,女儿怎能和母亲比呢?”

慈禧笑容满面道:“看我儿嘴有多巧呀,经你一夸,我真成了天上神仙啦。不过话说回来,谁不坐在这宝座上,都无法知道宝座上的苦。这几十年,娘过得也实在不容易啊!古语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要做到这点,仅仅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做到做好,就更难了。娘这几十年为了做到这一点,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涉过多少次汹涌波涛,承受了多大压力。可天不遂人愿啊!眼下大清王朝面对蛮夷,已到了生死存亡关头。娘由北京千里迢迢避难西安,仅仅是为了活命吗?不,娘是为了来日重整山河,重振雄风,让洋人们知道,只要有我慈禧在,大清王朝就会固若金汤;只要有我慈禧在,大清子民就不会沦为亡国奴。儿呀,你相信娘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