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5/9页)

陈文洛深有同感地说:“少奶奶真不容易啊!搁在我身上,双手想捂住十三个省的商业网点,只怕是顾了头顾不了尾呀!”

两个人谈了半炷香工夫,选定了陈文洛随从人员后,莫人杰说:“文洛,你回去睡吧,随你巡察的几个人,我分头去通知他们,明天午后出发,天黑前赶到渭南,第四天早早就进了运城县城。”

陈文洛一行六骑,扬鞭绝尘,离开安吴堡,日夜兼程,第四天夕阳晚霞似火中,走进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运城盐业一条街时,见各盐业店铺的伙计们正在废墟中劳动,一堆堆烧得发黑的盐像一座座坟包,布满了原本生机勃勃的整个一条街。

袁中庸听得马嘶,回头一瞧,撂下手中一根烧焦的木檩,喊道:“文洛老弟,你可来了!”喊声没落,已与陈文洛拥抱在一起。

一座用过火砖木临时搭建的席棚里,只有三张木板床,一个大案子,袁中庸领陈文洛一行六人进入席棚后说:“随便坐吧,眼下只能如此,慢待诸位了。”

陈文洛坐在砖垒的台子上说:“难为你们,袁掌柜,少奶奶让我代表她连夜赶来,向你们表示慰问。希望你们能尽快恢复营业,让运城盐栈的幌子永远飘扬在运城。”

袁中庸脸上没一点气馁的样儿,说话仍是大嗓门儿:“这场火烧得让人抓不住头脑,一声炸雷,不知击中了几处燃火点,雷走当空,风声呼啸,火借风势,瞬间烧了半条街,共有三

十七户商铺毁于火中。让人想不通的是,雷打了,风刮了,老天爷竟然没掉一滴眼泪,硬生生让大火吞了半条街,你说这老天爷可憎不可憎!”

盐栈刚上任的掌柜丁一儒,是个三十二岁的壮年汉子,接了退休养老归里陈书运的班刚二十八天,便遇到火神爷照顾,因此接住袁中庸话音说:“老天爷还算不错,放了一把火,可没要一个人的命,三十七户商号总共一百七十九口人丁,大火过后没少一个,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亏了大火发生在白天,”袁中庸说,“要是在夜里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了。”

丁一儒说:“老天良心还不算太坏。大火过后,日子咋往前过,眼下就要看少奶奶如何决定了。不知文洛兄给我们带来的是喜还是忧?”

陈文洛笑道:“有袁大掌柜在顶大梁,运城盐栈的天塌不下来。少奶奶让我告诉大家,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火神爷既然拿走了咱们原来的家底,咱们就从头做起,重新开张,把运城盐栈的幌子竖得更高些。大伙把心放在肚子里,齐心协力往前闯就是了,少奶奶等着大家的好消息呢。”

在场的盐栈同人,全开怀笑了。

袁中庸说:“我就知道少奶奶绝不会丢下着火的运城盐栈,任它自生自灭。文洛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少奶奶暖心窝子的话,而且把对我们的希望也带了来,信心也带了来。这就足够了,其余的事,就看大伙咋样干了。”

笑挂在所有人脸上,丁一儒等人自大火烧了盐栈,第一次发出爽朗的笑声。

有过一次起死回生经历的盐栈相与们,有了自己老板的信任,信心倍增。修缮盐栈决定做出第二天,施工队住进工地,丁一儒在临时席棚处,把继续营业的牌子挂了出来。他决心尽早把远方来的顾主们的目光,吸引到自己简陋的营业场地来,让运城盐栈的诚信大旗在大火过后的废墟上,尽快放射出新的光辉。

陈文洛一行在运城待了十一天,见重建工程进展顺利,丁一儒是个干事的汉子,袁中庸凡事亲躬。二人一丝不苟的作风,令他佩服不已,所以在第十二日早晨,告别袁中庸、丁一儒等人,驰马离开运城,晓行夜宿,六人六骑穿山过河,一路行来,倒也不甚寂寞。各商号对陈文洛一行的巡察,不仅积极配合,而且有问必答,进展得十分顺利。第三十二天头上,陈文洛一行出南阳取道镇平,路过南召,穿西峡,进入陕南商州境内,在商南县小歇第三次给马换掌后,沿当年李自成兵败逃进商州路线,过武关,抵达丹江上游重镇龙驹寨时,直接走进周莹设在龙驹寨丹江岸畔、紧靠龙驹寨水旱两用码头的货物中转站天荣货栈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