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密信(第2/5页)

有件事在路上悄悄的得以敲定,那便是崔若瑂和王源的婚事。李欣儿对于崔家之事已经知道的很详细了,对崔若瑂的遭遇很是同情。况且崔家变故多少是因王源而起,而王源在扬州时和崔家有了婚姻之约,这件事便顺理成章了。李欣儿欣然决定到了成都之后便着手安排婚事,让崔若瑂进门。崔若瑂激动不已,好几晚都在被子里捂着哭了几场。既感伤于家破人亡之痛,又高兴于终身有靠,再不似无根之萍了。

八月初二,众人抵达成都。城中官员百姓夹道欢迎,迎接王源凯旋而归。在进城时,百姓们已经有人公开的跪拜喊万岁了,但迅速被王源派人制止。

当日恰逢李宓头七,因为天气炎热之故,李宓的棺木抵达成都后次日便下葬了,就葬在城南的百松岭上。王源率文武官员前去扫墓祭拜,亲自写了一篇祭文,命石匠刻在丈许高的青碑上,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之后便按照规矩向李贞元提出婚约之聘,正式定下了二公子王忆和李贞元长女巧珠的娃娃亲。又授予李氏兄弟官职,便算是正式了却了对李宓的承诺,让李宓得以含笑九泉。

高仙芝等人开始着手募集兵马,蜀地人丁兴旺,神策军很久没有招募兵马。消息一出,顿时趋之若鹜。神策军百战百胜之威名已经人人羡慕,在蜀地百姓心目中,神策军便是神一般的存在。各地青壮男子纷纷报名参军。甚至托关系走后门请人推荐,闹得沸沸扬扬。

高仙芝铁面无私,秉承着他的选人标准,严格把关,精细挑选。十二天时间得精壮新兵五万,开始进行严格的训练。而这段时间,王源一直便盯在兵工厂中,亲自坐镇督促着虎蹲炮和手榴弹的生产。因为时间的紧迫,兵工厂也全力扩充员额,增加作坊十座,便是要加快生产的速度。

为了保证原料的供应,特别是限制制造手榴弹的黄磷的产出,城西的熬制黄磷的场地全面开工。曾经王源脑海中想象过的怪异场景成了现实。但见烈日之下的城西谷地,上千只大锅架在地面上,里边尿液沸腾,咕嘟作响。全部是在熬制急需的黄磷原料。方圆十余里骚气冲天,臭气远扬。空中飞鸟禁绝,地下走兽无踪,简直是一处死亡禁地。在其中干活的人也不得不配发防毒面具,以保证不会在这样的地方窒息。

王源也顾不得什么环境保护了,现在不是说那些的时候,一切军工准备都必须放在第一位,其他的也管不了了。

而回到成都后,王源也得到了张正一禀报的一个好消息。一个多月前,在怀远城中是,张正一让运粮的李宓给王源带了信,说他有个重大的发现。回到成都后,王源终于知道了这个重大的发现是什么。

原来张正一找到了可以让虎蹲炮发挥更大威力的办法,他改变了虎蹲炮发射的炮弹的形状,将圆形的铁炮弹的一端做成了纺锤形。在尖端设计出了装药室。这样在发射时,炮膛中的火药爆炸的力量在纺锤形的炮弹底端发力,并不会引爆尖端炮弹中的火药。因为在尖端的药室是陶制的,火药的热量并不能在瞬间蔓延至药室内的火药引发爆炸,而是在炮弹落地之后药室被撞击爆炸,从而造成更大的杀伤。

这基本上是将虎蹲炮的实心铁弹和神威炮的雷霆弹结合了起来,虎蹲炮的实心铁弹保证了射程和重量,而雷霆弹的装药部在落地后造成爆炸,更加增加了威力。这种炮弹的难点之处在于炮弹的铸造和隔热。既要让纺锤形的炮弹可以顺利发射,又要保证弹头的药室内的火药不会被发射时的热量点燃。铁和陶如何稳固的固定结合也是个巨大的难点。

但张正一巧妙的在弹头部分设置了几处小小的铁耳,在陶制药室上也烧出了几个小耳,然后用人工的手段加以绑扎,造出了最原始的,独一无二的结合型新型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