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封赏(第2/3页)

玄宗哈哈大笑道:“相国果然好口才,朕很久没听相国这么慷慨陈词了。话说当年相国接任相位时,朕经常听到你的长篇高论。这几年朕都很少听到你的高论了。”

李林甫拱手道:“陛下,老臣老了,那里还有那么多的激情长篇大论。再说陛下耳朵也听的起老茧了。今日是见了高仙芝高将军,这才有感而发。似高将军这等将才,朝廷该大力的嘉奖才是。他可是以一己之力在安西镇开辟了大好局面的。”

玄宗笑道:“那还是自然,今日不正是要给这两位功臣嘉奖么?”

王源面带微笑冷眼旁观,李林甫今日这一番表现是不同寻常的,联系到刚才在大殿外他主动邀请高仙芝会面的情形以及高仙芝即将身兼两节度使的位置,李林甫今日这番做戏确实是煞费苦心。很明显他是要博得高仙芝的好感,一边进一步的接近拉拢高仙芝。像高仙芝这样地位的人,一旦加入某一阵营,那么在朝中说话的份量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玄宗心情很高兴,站起身来笑道:“这二位你们应该都清楚他们是谁了吧,朕也不啰嗦了,二位功臣怕是等的已经心焦了吧。力士。”

高力士趋步躬身道:“老奴在。”

“宣读圣旨吧。”玄宗摆手道。

“老奴遵旨。”

高力士将拂尘搭在臂弯之中,从袖子里伸出苍老的手指抖动了数下,一旁的内侍忙将捧着的锦盒打开呈上,高力士从锦盒中捧出圣旨来迈步走到阶下。

“王源,高仙芝接旨。”高力士高声道。

王源和高仙芝忙跪倒在地,垂首听候圣旨。殿中群臣也鸦雀无声,静静等候陛下会给这两位凯旋之臣什么样的封赏。

“大唐煌煌、威名远扬;功臣昭昭,分封四方。安西军节度高仙芝、剑南军节度王源,领军伐寇,战果烁烁。今领军凯旋,当予嘉奖,以示皇恩。经朕同政事堂左右相,六部御史台百官共议,特进安西镇节度使高仙芝冠军大将军衔,兼领河西道节度使。加兵部侍郎。授开国县公爵,赐食邑一千二百户。赏钱十万,布百匹。进剑南节度使王源镇国大将军、兼陇右节度使。加御史中丞。授开国郡公爵,赐食邑两千户。赏钱十万,布百匹。钦此。”

圣旨并不出人意外,最重要的两个职位便是河西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的兼领,这一次也顺理成章的到了手。而略有些意外的便是高仙芝被加授的兵部侍郎职位和王源御史中丞的职位了。虽然两人在外牧守一方,根本不可能履行兵部侍郎和御史中丞的职责,这两个职位也是象征性意义大一些,但地方大员一旦被授予这种核心的职位,便是指明了方向。亦即是说,这两人随时可能被调往京城进入朝廷权力的核心,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暗示。

而王源也的武官级别被授予镇国大将军之后,也正式进入了正二品的行列。若不论文武官职的区别,正二品的职位便已经是同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人并列了。而六部尚书的官职只是正三品上而已,比之王源还差了一级。高仙芝也是官职直线飙升,虽然他是正三品上的冠军大将军,但之前高仙芝还只是个三品下的归德将军,这次连跳三级不说,还被授了县候爵位,有了食邑。这已经是超出高仙芝的意料之外了。

王源和高仙芝高声谢恩领旨,叩首感谢皇恩浩荡。

玄宗微笑道:“你二人为国立了大功,朕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从不吝啬。你们要再接再厉,不要辜负了朕的厚望。”

王源和高仙芝连声应诺,叩谢不已。

“王源昨日所言,朕也想了很久。哥舒翰和李光弼虽有过失,但也是朕的忠臣良将。朕已经命人去河西陇右下旨给他们,宽慰他们二人,并给予嘉奖。其余有功之臣,你二人的名单报给兵部,经政事堂审核朕一概准许。总之,所有此战有功之臣,朕都会给予嘉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