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三章 雷泽归妹(第2/4页)

田候扯开自己的衣襟,汉王已经丢了一把匕首在田候身边,田候拿起,并不犹豫,在自己的胸口割开了一道不深也不浅的口子,立时有鲜血流出。

金将军又是一阵咒语,这才缓缓卷起八卦卷轴,收进怀中,走到田候身前,伸出一只手,田候瞧见,在金将军掌心,却是一枚金黄色的药丸。

“这是长生金丹,服下金蛋,从今以后,就是老君弟子。”金将军缓缓道。

田候怔了一下,并没有立刻伸手去拿,金将军也没有收回手。

田候当然清楚,所谓的长生金丹,名字很漂亮,但是绝不是什么好东西,或许这金丹服下之后,自己便将完全受金将军的控制。

血祭,金丹,仅这仪式中的这两个环节,田候就觉得这天门道不是什么善茬。

只是犹豫了小片刻,别无选择的田候终于伸出手,从金将军的掌心拿起了长生金丹,虽然他知道,服下金丹,或许将一直会受到天门道的控制,可是相比起自己不服金丹之后的灰暗前程,或许顺从天门道,会让自己以后会得到更多。

他将金丹放进口中,吞进了肚子,金将军伸出一只手,按在田候头顶,缓缓道:“从今以后,你就是老君弟子,隶属金门兑卦,自今尔后,你在道门的卦名,叫做雷泽归妹!”

……

……

福海道,漳州城,城门紧闭,尘烟四起。

福海道地处帝国的东面,北邻辽东,西接河北,下辖三州,多是平原地带,属于山明水秀之地,因为处在海滨,而且很早之前就兴建过海港口,甚至曾经有许多人的商人出海前往南洋经商,所以福海道的人心中天生就有一股子居高临下的感觉。

京畿之地的人们,将帝国其他地方的人都视为乡下土包子,觉得京畿才是帝国的中心,这里的人才真正属于见多识广的群体,不是那些乡下土包子可以相提并论。

但是在福海人的眼中,甚至连京城人都瞧不上。

因为福海道的多处港口,曾经都是与南洋进行贸易的大口,不但有商人出洋,而且南洋也有商人前来中原,登陆的地点,就在福海。

福海道不但是帝国海盐的重要供应之源,也是洋货的重要中转站。

一直以来,中原的贸易,主要是西面和南面,西面主要是西域各国,以西北为中转站,曾经的西北商贾,正是通过西方的贸易,成长为中原的强大商团,一度与关内的江南商贾分庭抗礼,但是后来西梁崛起,西面的商路被斩断,所以西线贸易,也就成了过往云烟。

除了西面,中原的另一处贸易源,就是与南洋的贸易。

与南洋的贸易,发源于大吴帝国时期。

汉末三国争霸,最终东吴一统天下,建立了大吴帝国,吴国的水军在建国的道路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争霸后期,水军军团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这股势力一直伴随着整个大吴帝国的兴衰。

大吴帝国中期,正是帝国最为繁华的时候,帝国在东海与南海,都有着庞大的水师军团,天下太平,便有折子提出,水军耗资巨大,每年国库需要支出一笔军费用在两支水军上,所以建议朝廷裁减水军,给国库减轻压力。

水军方面,对此当然是极力反对,但是没有战事的情况下,长期保持庞大的水军,也确实给帝国带来不小的压力,一开始的时候,水军方面只能用海上有海匪骚扰海疆为理由,一再推迟裁撤水军的提议,水军方面也确实做出出海剿灭海匪的军事行动。

但是吴国皇帝显然也觉得压缩水军势在必行,如果没有过硬的理由,水军的裁减势在必行,就在这种时候,南海水师一直水军为了追击海盗,在海上迷失了道路,阴差阳错进入了南海诸国的领地,南洋诸国也是不堪海盗侵袭之苦,在得到当地人的帮助下,南海水师精心设计,一举歼灭了骚扰南洋多年的几股海盗,回到吴国之时,带回了南洋大批的特产。